肺部小结节不可轻视

07.04.2016  12:57

  刘女士今年50多岁,一个月前单位组织体检,CT检查发现她左下肺有个6毫米的小结节。她十分紧张,以为这个结节很可能是早期肺癌。后来经人介绍,梅州市人民医院开设了肺结节门诊。于是来到市人民医院进一步确诊。

  看了CT报告后,门诊医生认真询问刘女士的家族史、吸烟史、职业等情况,发现刘女士没有高危因素,结合影像特点,不能判断为肺癌,建议半年后随访复查。如果结节真是肿瘤,那么在三个月到一年时间内就会增大一倍。所以,如果三个月后的复查发现结节没有变化,患肺癌的可能性就较小。刘女士又惊又喜,反复确认后,终于放心地回家了。

  及时检查肺结节良恶性

  据相关数据显示,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新发肺癌病例数为160万,因肺癌导致的死亡患者每年有14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18%。

  然而,目前中国肺癌早期诊断率很低,主要原因是绝大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肺癌。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专家表示,早期肺癌往往表现为无症状的肺结节,如果不能及早对大多数肺结节做出及时准确诊断,这样就容易使患者丧失最佳治疗时机。

  该院胸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梁锦崧表示,早期肺癌及时、正确诊断困难的原因在于:缺乏普及筛查肺结节。“今年三月份,市人民医院开设了肺结节门诊,能够为肺结节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诊疗判断”,梁主任告诉记者。

  “一般来说,小于5毫米的肺小结节,恶性可能性很低,只要定期复查即可;肺结节门诊能够为肺结节患者建立档案,长期跟踪随访,严格依照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标准诊疗方案操作。对于那些短期内有明显增大的结节,就立刻提醒患者就诊,并及早进行微创手术切除。肺结节即使是恶性,只要早期发现、及时进行微创手术,预后效果是非常好的”,梁主任如是说。

  高危人群谨防肺结节恶变

  梁锦崧表示,肺结节不可怕。目前肺结节主要依据X线胸片进行检查,由于X线胸片分辨率有限,对体积小、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及隐匿部位(如胸廓骨骼重叠处、心影后、气管腔内等)的肺结节甚至早期肺癌容易漏诊、误诊。

  常规CT检查由于辐射剂量大,不适合在无症状人群中进行反复检查。梁锦崧指出,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是目前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肺结节普查手段。低剂量螺旋CT检查准确性非常高,可以发现肺内数毫米的微小病变,并通过更加细致的靶扫描等手段进一步明确病变组织的性质,因此也更容易被接受。

  专家强调,判断小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危人群,肺部容易产生结节并诱发肺癌:年龄超过55岁;长期吸烟;不吸烟但长期身处二手烟环境中的;有特殊职业暴露史的(砷、铬、石棉、镍、镉、铍、二氧化硅和柴油烟气等);有癌症家族史;工作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比如建筑工地工人、煤矿工人、水泥厂工人、路面执勤的交警、教师、易吸入油烟的厨师及家庭主妇等。

  梅州市人民医院肺结节门诊:院本部秀兰大楼四楼404诊室

  相关链接:

  梅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技术水平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以及粤东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科室现有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硕士2人。现有病床50张,每年手术600多台次。

  主要诊疗范围:各种胸部外伤诊疗;各种胸壁手术及气管支气管手术。肺手术:肺叶切除、全肺切除、肺段、肺楔形切除术、肺减容术等。

  本期健康护航使者:

  梁锦崧: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肺部疾病、食管疾病、心脏疾病等心胸疾病的诊疗。

  (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