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9.03.2015  13:49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中国首倡的区域性的、开放的多边开发机构。总部将设在北京。

倡议背景

近年来,亚洲经济总体发展较快,区域财经合作不断深入,但在发展中也面临不少挑战,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还不发达,融资需求巨大。

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2010年至2020年间,亚洲各经济体的基础设施要想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内部基础设施投资需要8万亿美元,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另需3000亿美元,融资缺口巨大。

为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先后出访东南亚时提出了筹建亚投行的倡议。中国倡议随即得到许多亚洲国家的积极响应。

筹建过程

2014年1月24日,中国与10多个有兴趣的亚洲国家举行了筹建亚投行第一次多边工作磋商会议,就筹建亚投行的框架方案交换了意见。中方还成立了亚投行筹建工作组,加快推进筹建工作。此后,中方与有关国家举行了数次多边磋商会议,就亚投行的宗旨、治理、总部选址、股权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

同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正式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共同决定成立亚投行,标志亚投行的筹建工作进入新阶段。

根据备忘录,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实缴资本为认缴资本的20%。

备忘录签署以后,域内意向创始成员国启动章程谈判和磋商。按照目前工作计划,预计各国将在今年6月底之前完成章程谈判和签署工作,使亚投行在今年年底前投入运作。

截至本月17日,已有31个国家表示要参加亚投行并作为创始成员国,其中包括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4个欧洲国家。创始成员国的资格确认截止日期为本月31日。

运行机制

运行后的亚投行将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亚投行的治理结构包括三层:理事会、董事会和管理层。理事会为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并可根据亚投行章程授权董事会和管理层一定的权力。在运行初期,亚投行设非常驻董事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就重大政策进行决策。亚投行还将设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以落实管理层的责任,并根据公开、包容、透明和择优的程序选聘行长和高层管理人员。

亚投行业务定位为准商业性。初期亚投行将主要向主权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主权贷款。今后亚投行也将考虑设立信托基金,针对不能提供主权信用担保的项目,引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PPP),通过亚投行和所在国政府出资,与私营部门合理分担风险和回报,动员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以及私营部门等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与现有多边银行关系

亚投行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现有多边开发银行是互补和合作的关系。世行、亚行等机构侧重于减贫,亚投行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但基础设施建设也间接有利于减贫。亚投行将与世行、亚行等其他多边及双边开发机构密切合作,促进区域合作与伙伴关系,共同解决发展领域面临的挑战。(记者 王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