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爱心妈妈”胡姗姗:11年资助34名贫困生

14.09.2014  09:01

  每到开学的第一天,胡姗姗都会来到乌恰县吉根乡小学看望她资助的孩子们。古力米热 摄

  9月8日,是乌恰县吉根乡学生努尔加玛丽·阿克乎加和波斯坦铁列克乡学生布加米拉·要里达西前往石河子疆内初中班上学的日子。今年,他俩分别以295分和292分的好成绩成为新疆内初班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一名、第二名。在求学的路上,他俩有着同一个资助人胡姗姗。11年来,胡姗姗已先后资助了34名贫困孩子上学。

  胡姗姗是土生土长的乌恰县人。2001年,31岁的她在乌恰县伊尔克什坦口岸开了一家宾馆,现在在乌恰县城开了一家美食城。2003年的一天,胡姗姗在朋友家附近散步,看见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正拿着一根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男孩叫买买提·依沙克,因家境困难辍学在家。

  男孩对她说:“等我认识100个字的时候,就会自己读书了。

  看着这个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大的男孩,胡姗姗心里难过极了。当天,她就带着男孩来到吉根乡小学要资助他上学。校长吐尔逊·努尔敦说:“胡姗姗是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个主动要求资助贫困孩子上学的人。

  此后,胡姗姗让吐尔逊·努尔敦校长定期送来贫困学生的名单,她分轻重缓急依次资助。就这样,她先后资助的孩子累计有34个。

  接受采访时,胡姗姗说的最多的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她拿出受捐助孩子写来的信件,一沓一沓的信有好高一摞。

  当年受资助的买买提·依沙克,如今已成为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的大学生。他在信中写道:“我亲爱的妈妈,如果真的有来生,我一定会做您的儿子,因为,做您的儿子是一件幸福的事。

  “妈妈,我永远也叫不够您这个称呼,我将会用一生来报答您的爱!”这是受助学生塔西古丽·艾山写给胡姗姗信中的话。

  塔西古丽·艾山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之后母亲改嫁,她跟着年迈多病的奶奶一起放牧,过着艰苦的生活。胡姗姗从朋友那里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每年都带着衣物和食品去看望塔西古丽·艾山和她的奶奶,并资助她读书。如今塔西古丽·艾山已在石河子疆内初中班学习,是学校的尖子生。

  胡姗姗资助的34名孩子,有的考上了内初班,有的考上了内高班,有的上了大学,他们一到学校就给她写信。每当期中、期末考试,孩子们都会给她寄来成绩单,以优异的成绩向她汇报。这些都被胡姗姗认为是她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为了资助34个孩子上学,给他们购买衣物、书本、食品、发压岁钱,胡姗姗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不亏待这些孩子。据不完全统计,11年来,胡姗姗仅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费用方面就支出了10万多元。

  胡姗姗说:“只要我有能力,我一定尽己所能,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刘维 古力米热)

  【边骥点评】母亲是伟大的,母爱是崇高的。获赞“爱心妈妈”的胡姗姗,11年来用自己艰辛打拼所得,先后资助34名贫困孩子上学,让这些帕米尔高原上的雏鹰,插上知识的翅膀飞出大山,“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她用善举诠释了人间大爱,用实际行动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爱心妈妈”的大爱大善,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正能量是清泉,涤净我们的心灵;正能量是甘露,滋润我们的肺腑。我们坚信,榜样的力量,已然激起“爱心潮”的涌动,必将唤起更多人向善的力量,用我们的爱心与善举,给身边的人们送去更多的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