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断双脚男子术后乐观 称被探望很累

22.05.2014  14:27

5月15日,定远县爱德医院,截肢手术后的刘敦和。

刘敦和家里,残留在地上的玻璃杯碎片。

刘敦和家通往屋内床头的墙洞,这也是卧床后的他与外界的唯一连通。

  44岁的文盲刘敦和想不到,他在“”过一次又“”过来之后,还能喝上他最喜爱的乌鱼汤。

  一个月前的一个夜晚,他狠心地挑断6根脚筋,用玻璃碎片割掉了自己的双脚,把残缺的身体裹在被子里“等死”;他没想到自己活了下来,半个多月后的一则报道又让他命运开始转机:他成了全县甚至全国有名的“名人”。

  以此为分水岭的境况可谓冰火两重天:之前数月甚至多年来困扰他的问题,在之后的几天里似乎全部、快速地得到了解决。

  住院

  “我已经说累了,比做手术还累”,他笑着和围着他的人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

  5月14日的午饭,是一碗二哥从楼下餐馆端回的乌鱼汤,刘敦和靠着摇起的床板,满脸大汗地吃了半个小时。

  这是截肢手术后的第二天,他告诉陪护的家属,他想喝乌鱼汤了,平日他最喜欢吃的一道菜。二哥刘敦志跑到菜场买了乌鱼,找了家餐馆炖好端到病房。

  第二天中午,二哥说再下去给他买一条乌鱼,他摆摆手说不用了。他说不能老吃,老吃就不香了,还要留点想头。

  白色纱布缠着的两条小腿,不时还会发疼发麻,他随手准备了一根带齿的按摩锤,不时在小腿处敲打。手术后的他看起来相当乐观,还不时地问围着他拍照的记者,要不要把腿跷高一点,“如果要,我就配合你们一下。

  安徽省定远县爱德医院4楼的这间病房,近段时间来成为医院最繁忙的地方。光5月14日这天,刘敦和就“接待”了七八拨人,有县、乡政府以及许多记不得单位名字的领导,有看到新闻后提牛奶、香蕉前来探视的好心人,还有大批陆续从各地赶到的媒体记者。

  “我已经说累了,比做手术还累。”他笑着和围着他的人们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

  刘敦和没读过书,也没出过远门,县城的这家医院条件虽不是太好,但他说比起家里的床,这里躺着要舒服多了。最困难的是上厕所,要几个人把他抱着放上卫生间的马桶,他说这比家里也好多了,“以前都是在床上拉,臭死了。

  抱他最多的是二哥,几天来的陪护以及应付各路探视者,让他的脸色显得疲惫。他话语不多,偶尔会从脸上挤出一些笑容。他说作为农村人,和弟弟都没见过多少世面,“以前没人管,现在一下来这么多热情的人,还真有点不好适应。

[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