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着手建立电视生态,颤抖吧电视人
今天,广电人似乎没有注意腾讯放出的一个消息:3月31日,微信团队宣布,微信摇电视平台开放注册,电视台和节目方可通过yao.weixin.qq.com提交接入申请。据悉,电视台和节目方在上述网页提交资质、接入信号以及签订协议后,即可开通“摇电视”功能,从而与观众展开互动。
这个消息异常重大,这意味着今年试水的微信摇电视进入生态的范畴,将会使今年的电视业态发生重大变化。
不久前,羊年春晚摇一摇已经引发了业界争议。但无论广电是赚是赔,这都表明,已然被列入“传统”行列的电视媒体的神经正在变得警觉与敏感,任何动摇生存发展根基的可能性现象和因素都开始被关注。如果将这种“觉醒”的意识理解为“守土”,那么如何在新环境下“破疆”?或许对电视来说,这是更具现实意义的一个命题。
用户争夺战?
与全民抢红包的盛况相比,央视春晚电视收视率并没有得到提升,而观众对于春晚内容的关注也没有增强,抢红包甚至形成喧宾夺主的态势,晚会内容本身的存在感变弱了。而最大的争议在于,微信通过央视春晚这一巨大的入口,将数以亿计的观众导流成用户,用极其低廉的价值完成用户的沉淀与积累——这是不是说明,电视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行业资深人士董崇飞认为,电视台与微信互动是饮鸩止渴,将廉价甚至免费将电视观众导流到商业网站。据悉,腾讯为发展一个微信用户的单用户(手机内置+激活)成本是15元,1亿用户就得15亿元,而这些相当于是电视台免费赠送给了微信平台,进而最终可能导致传统广电行业收入停滞,甚至大幅度流失到商业网站的大盘子里。
在他看来,开放的心态一定是以自身核心资源不白白流失或廉价转让为前提,而核心资源是什么?就是用户。
“传统广播电视台实际上没有用户。”董崇飞告诉”广电独家”,必须经过注册、留下信息才能称之为用户,传统的观众、听众严格意义上讲都是“游客”,并没有与广电平台产生黏性关系。而各广电机构在第三方平台上如微博、微信上积累的粉丝也算不上是广电自身的用户,因为忠诚度和迁移性很差。“春晚摇红包获取的关注并不是因为节目内容本身,而是一种利益驱使,他们很快就会变成沉默用户了,没什么价值。”另外,董崇飞提醒道,“这些用户的核心数据都是封闭的,都掌握在商业网站手中,对传统广电来说意义不大。”他认为“摇电视”是舍本逐末,忽视在内容上的追求,实际上了是在为微信摇旗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