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中穴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03.08.2014  02:46
妙手点穴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林国华教授 临床医生注意到,很多咳嗽、哮喘患者的膻中穴处有明显压痛,而刺激膻中穴能起到宣通肺气、止咳平喘的作用。

原标题: 膻中穴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妙手点穴

  受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林国华教授

  文/羊城晚报记者陈辉通讯员张秋霞

  我们身边总有些朋友长期受咳嗽、哮喘的困扰。临床医生注意到,很多咳嗽、哮喘患者的膻中穴处有明显压痛,而刺激膻中穴能起到宣通肺气、止咳平喘的作用。有呼吸道问题的读者,有空时不妨按揉下自己的膻中穴来进行保健、调理。

  宣通肺气,止咳平喘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林国华教授介绍,慢性咳喘属于中医“咳嗽”、“哮喘”等范畴,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并主宣发和肃降,咳喘病症多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气壅塞不宣、清肃失司、肺气出入失常所致。刺激膻中穴具有疏调人体气机、宽胸理气、活血养心、通阳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经临床观察,很多咳嗽、哮喘患者膻中穴处有明显压痛,刺激该穴可降低迷走神经的紧张度,增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解除支气管痉挛,支气管黏膜的血管收缩减少,减轻气道阻力。

  调整心功能异常

  膻中穴有宽胸理气、活血养心、通阳止痛的功效,是治疗心气怯弱、心血不足、心脉痹阻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心痛、心悸、心烦等病症的主要穴位。现代研究表明,刺激膻中穴对心功能有调整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理气通乳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有:“膻中治妇人乳汁少”。膻中为任脉穴,中医认为任脉主一身之阴气,乳汁的生成与产妇体内的阴血有密切关系。刺激膻中穴可疏调任脉、宽胸理气,使乳房经脉畅通而乳汁自下。治疗乳汁不足症,临床多配合少泽穴。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人体的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见上图)。

  操作方法

  1、悬灸法:患者卧位,全身放松。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距离皮肤约2~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2、按摩法:患者仰卧,操作者用一手拇指指腹在膻中穴上着力,其余四指不用力,仅起到支撑作用,就这样不间断地做点、按、揉2~3分钟,穴下会产生明显的酸、麻、胀、痛等感觉。然后,再用手掌大鱼际部由上向下按擦即可,持续5~10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透热为度。每日1~2次。

  注意事项

  1、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应注意保暖,夏日别贪凉吹风,不食用生冷的食品,以免影响疗效,加重病情。

  2、产后缺乳患者可选用既营养又通乳的食物,如猪蹄、芝麻、茭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