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新获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
各团队项目协调人
12月22日,2014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公示结束,华南理工大学喜获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创历史最好成绩。4个研究团队项目协调人分别为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李远清教授、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汤勇教授、化学与化工学院张正国教授和王海辉教授。至此,学校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总数达到21项。
据了解,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团队项目,主要资助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优势互补的优秀科学家群体。每个研究团队有1位申报人(协调人)负责协调团队的研究工作,是团队的第一责任人;协调人年龄当年不得超过55周岁,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平均年龄应小于45周岁(院士可不纳入平均年龄的计算范畴)。今年全省拟资助18项,资助强度约为300万元/项,其中管理类约为200万元/项。(图文/通讯员 胡燕娟 科技处 编辑/臧江江)
附: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简介(排名不分先后)
1.项目名称:基于模式识别的生物医学数据处理与脑机接口研究
协调人:李远清教授,该团队研究自适应多模态脑机接口,实现复杂控制对象的多自由度控制;研发核磁共振环境下的EEG脑机接口与EEG-fMRI混合脑机接口,为脑机接口脑机制研究及残疾人脑机接口康复训练效果评估提供平台;研发面向面向残疾人的多模态脑机接口文字输入与家电集成控制系统、残疾人轮椅脑机协调控制系统,意识障碍患者的脑机接口意识检测系统等,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康复水平。
2.项目名称:功率型LED光源多尺度光热功能结构先进制造
协调人:汤勇教授,该团队针对制约目前LED产业的共性制造科学问题,完成功率LED光源从芯片加工、器件封装、组建制造和工程应用全过程的光/热功能结构的融合,建立起一套较为系统的表面光/热功能结构在LED产业工程应用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3.项目名称:热湿调控材料的制备及其热质传递原理
协调人:张正国教授,该团队针对广东省高热和高湿的气候特点及建筑能耗高等问题,重点开展以室内温湿调控技术为核心的应用基础研究,制备高性能复合相变材料,开发出储热建筑材料或构件;同时,制备新型透湿膜材料并开发出高效全热交换器,探明集成储热建筑材料和全热交换器建筑室内环境的温湿调控机制,建立相关的热、质传递模型。研究成果将为热湿地区的建筑节能提供理论支撑和创新技术,降低建筑能耗。
4.项目名称:面向石油化工节能减排的先进分离与催化研究
协调人:王海辉教授,该团队以高效节能和环境保护为导向,从事以新型分离、催化材料(剂)为核心的高效节能、环境净化和清洁能源生产理论和技术研究,从源头上解决该产业的“三高”问题,重点关注新型化工分离技术和高效催化剂体系,建立反应、分离之间的和谐系统,发展一批高性能新型分离膜材料、吸附剂及高效催化材料及建立以这些分离与催化材料为核心的反应-分离过程耦合新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