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自闭症互助协会陷困境 自闭症孩子谁来帮

02.04.2015  17:04

  世界自闭症日,但梅州自闭症互助协会成员却在为一群自闭症患儿发愁。自去年底该协会成立以来,就一直没有正规的康复训练场所和健全的康复设备。

  今天是世界自闭症日,但梅州自闭症互助协会成员却在为一群自闭症患儿发愁。自去年底该协会成立以来,就一直没有正规的康复训练场所和健全的康复设备,用于康复治疗的资金更是严重不足,这让他们陷入“想帮却不能帮”的困境当中。面对这些问题,该协会有关负责人和一些自闭症家长希望,政府和社会应共同关注关爱这个群体。

   康复场地和资金面临困难

  去年,梅州一群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留守妈妈以及一些爱心人士自愿发起成立了市自闭症互助协会。昨日,记者来到位于嘉应康复医院内的市自闭症互助协会临时康复训练场地,这里有训室、综训室及一些康复设施设备,几个自闭症儿童正在老师的指导下接受康复训练(如图)。据了解,目前已有7名自闭症儿童在此接受康复训练,本月还将有4名儿童加入。

  “相比以往的场地,这里已经完善很多。”该协会秘书长王继兰说:“但这里只有3个月的合同使用期,到期后我们还要继续面临寻找场地的问题。”除了场地问题外,康复设备的不齐全和教师的质量也直接影响了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效果。“由于自闭症康复的特殊性需要很多器材来做教具,而协会又没能力购置,康复器材要配齐需要1.5万元。”她说,如今资金的严重不足,还让师资流动性加大,有时连工资都发不出。

   家庭贫困不得不选择此“

  自闭症儿童,因为有语言交流和社会交往障碍,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自闭症无法医治,只有康复这条路,但康复的费用却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有2家自闭症康复训练机构,但费用高,虽然有补助,但每年仍需1.5万元的康复费,而且训练时间也有限。所以,一些家庭较困难的自闭症儿童家长选择将其带到该协会的康复场地来训练。

  带着5岁自闭症儿童来此做康复训练的李女士告诉记者,一些更为贫困的家庭到最后坚持不下去了,只能把患儿锁在家里。五华横陂镇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超过6周岁,没有政府补贴,家里仅靠丈夫一个人的工资过日子,无法支撑康复费用,加上在梅城租住的费用,整个家庭不堪重负。

  据不完全统计,梅州共有自闭症儿童300多名,其中近百名儿童正在接受康复治疗。不少自闭症儿童家长希望政府能建立更完善的自闭症保障体系,同时也希望社会给予自闭症人士更多理解与包容。

    相关链接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是常见的儿童发育性精神疾病,患儿在人际交往、语言及非语言交流方面都表现出障碍,虽然听力正常,但他们不会说话或说话很迟,目光缺乏与人的对视,即使与家人也难以建立亲密感,分不清人称代词,而兴趣往往狭窄奇特,行为也很刻板。大多数孤独症患者需要终身监管。(秦秋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