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百姓,民营经济挑大梁(图)

31.05.2014  07:44

  就业是百姓致富之本。数据显示,去年末,江苏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达到2543万,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达到53.4%。而2000年这一比重还只有4%。仅仅13年,我省民营经济吸纳就业人数就增长13倍,挑起百姓就业、增收的“半壁江山”。

  就业主渠道,百姓最受益

  一组数据对比反差明显—去年末,全省就业人口4760万人,比2012年减少12万,连续两年呈减少态势,与之相比,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数量却增长13.9%。省统计局新近完成的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称,近20年,我省民营企业每年净增的工作岗位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比重不断提高,新增岗位增长势头至今不减,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就业人口和民营经济从业人员数量的‘一减一增’,说明活力最强的民营经济近年仍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分析说,在投资、外贸、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领域,我省民营经济增速一直领先。发展快,提供的就业岗位自然就多。今年1-4月,苏州个体经济让人刮目相看:在全市各经济类型的外贸“竞跑”中,个体工商户的进出口额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4.7%,相比之下,国企、私企、外资、集体经济分别增长12.4%、8.6%、3.1%、-0.7%。

  目前,工资性收入占我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头。2012年,我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6.6%,虽然工资绝对额低于非私营单位1.8万元,但增速快了5.3个百分点。

  家门口就业,多渠道创业

  记者采访宝应县山阳镇农民杨万顺时,他正开着自己的收割机在泰州帮助割麦。“估计这一茬小麦割下来,能赚两三万。”杨万顺说,自己在老家种了180亩田,农闲时还接点修理农机具的活,一年下来能挣个十五六万。而时光倒退到2000年,这位50多岁的农民还在浙江打工。

  “民营经济发展大环境的不断改善,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创业热情,返乡农民、大学生、科技人员、海归等自主创业越来越多。”省工商联研究室主任周洁说。一项研究表明,全省每7个返乡农民就有一个自主创业。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则显示,去年,我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经营净收入占比已达11%,比2005年提升近3个百分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有46%来自经营非农产业的收入。

  因为民营经济发展快、用工需求大,“在家门口就业”已成我省农民就业的第一选项。去年,在全省新增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就地转移20万人,占74%。当年苏北地区首次成为全省人口增加最多的区域,较上年净增加9.68万人。它折射出越来越多的苏北人有了在本乡本土就业的机会。

  不怕没钱赚,就怕没本事

  曾几何时,“收入低”是贴在民营企业身上的一张标签,而在民营经济不断转型发展的今天,“不怕没有高工资,就怕自己没本事”已成求职民企者的心态。

  “今年,集团加大总监级事业部总经理、大区总经理等领军人才的持续引进,一季度引进的人才就超过去年50%。”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说。苏宁给予管培生的待遇是,本科生月薪8000元左右,研究生更高。苏宁广招英才,也是发展形势所迫,在经历实体零售、电子商务两大阶段后,苏宁正带领零售业走向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时代。

  盛虹集团党委副书记高苏健介绍说,和集团在吴江的纺织主业不同,集团投在连云港的石化项目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因此,招聘的员工主要是专科以上学历的,工资待遇自然也要高些。而集团总部研究院还引进一位带着研究成果的东华大学博士后。

  “当前存在的结构性用工荒,凸显出我省民营企业对高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熟练技工需求量大。从致富百姓的角度看,这是好事,有本事在民企同样挣得高收入。”钱志新说。 本报记者 吉 强

  作者:吉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