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沙龙:股权激励普遍折戟沉沙 三大顽疾有望修正

20.08.2014  13:29

  已在中国股市高调多年的股权激励,能够真正兑现的不足三成。是什么让股权激励普遍折戟沉沙,流于形式?

与会嘉宾合影

  8月16日,中国企业舆情研究院005期舆情管理沙龙现场,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博士分享道,由于股权激励在实践中并没有作为企业战略规划的一部分,再加上会计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的问题,出现这样的局面不足为奇。而证监会6月20日发布的《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指导意见》,能够使上述偏颇得到有效修正。

  作为一名证券分析师,孙建波笑言经常有朋友问他有哪只股票会涨。他说:“我要是知道这个,那我就不用上班了。”在孙建波看来,作为一名策略分析师,其工作更多的是对经济、市场进行规律性的探索。而对于股权激励问题的关注,则源于身边一些朋友已经上市或将要上市的公司,在这方面遇到了切实的问题。

  本次沙龙由中国企业舆情研究院与中国银河证券联合主办,主持人为华声财讯总编辑曹甲清。

   现行股权激励模式存三大问题 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据孙建波介绍,当下股权激励的主要方式有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和员工持股计划四种。其中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是较为常见的手段。股票期权,即企业与员工约定,在其完成一定业绩目标后,可按照原始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限制性股票,则是企业以一定折扣价格向员工增发股份,在员工完成一定业绩目标后对员工持股予以解禁。

  在孙建波看来,许多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虽然看上去诚意满满,但实际上对员工可谓“毫无诚意”。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公司股价上涨固然皆大欢喜,但如果公司股价跌了怎么办?

  据孙建波介绍,在目前国内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中,有大约三成已停止行权,还有三成很快就要停止行权。造成股权激励普遍折戟沉沙、流于形式的现状有三大原因,股价下跌正是其中之一。

  在孙建波看来,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往往是在公司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才会想起进行股权激励。而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未来的股价大多会毫无疑问地保持下跌状态。而当股价跌破原始价格、跌破折扣价格的时候,所谓的股权激励也就彻底失去了意义——很难给员工带来持续的动力。

  北京英泰利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屠晓东、全国电子商务应用(干部)人才培训工程认证办主任边振斌、中国银河证券北京黄寺大街证券营业部总经理曹燕霞、纳晶科技总经理高磊生、华声财讯副总裁汤小鹏、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秘书长袁清、知名旅游专家刘思敏等16位与会嘉宾就此展开了讨论。其中,保利集团企业发展部高级经理张凯说道,保利地产在实行股份制改造时,所有高管团队便已入股。然而这项股权激励政策到了该行权的时候,股价却只有5.7元,最终导致股权激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此外,税负问题是现有股权激励模式的又一大问题。按照证监会的规定,目前员工因股权激励所得的收益须按照个人所得来收税,真正的收益远低于想象,而这也使得股权激励的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就是会计政策方面的原因。股权激励往往与一定的利润业绩考核挂钩。然而按照现行政策,公司在股权激励中用较低的价格将股票卖给员工,这其中的差价会被计入企业成本。而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导致股权激励中规定的利润目标难以实现,从而让股权激励本身难以兑现。

   股权激励本质是企业规划 政策悖论成掣肘因素

  股价的下跌成为股权激励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这也让人联想到近年来在资本市场极为热门的一个概念——市值管理。

  在孙建波看来,真正的市值管理不是找一群私募来炒高股价,而应该是通过对企业业务以及潜在业务的分析得出主营业务规划,进而安排在资本市场上的动作,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做好主营业务规划是要抓一手好牌,算好出牌顺序,做好资本运作策划。拿好牌,打好牌,这就是真正的市值管理。”孙建波说。

  孙建波认为,股权激励的道理与此相同。做好企业主营业务规划,根据这一规划配置适当的人员,然后对相关人员进行激励,这样的股权激励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股权激励的本质,就是与企业主营业务规划相对应的人力资源规划。”公司的未来取决于战略,股权激励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战略。然而,现在许多企业的做法却正好相反,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在企业看不清未来方向的时候,才想起股权激励。“不知道该往哪走,却高呼让大家加快脚步,这样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方向不对,越努力,结果就越糟糕。

  据孙建波介绍,目前已有一部分企业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在行业遭遇瓶颈的时候不是盲目激励,而是通过转型寻求突破。但这些企业却遭遇了政策悖论的掣肘。根据现行政策,企业的股权激励只有10%可以发给新员工,而这与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却是背道而驰的。

  这个观点也得到了与会嘉宾的热烈响应。其中,华声财讯总编辑曹甲清认为,孙博士的演讲,提供了一个很新的视觉。事实上,无论是股权激励、市值管理还是舆情管理,都不应该只局限于概念本身,都应该回归并立足于公司战略和主营业务梳理的基础之上。在这个基础之上未雨绸缪,才能有的放矢,才是着眼长远。也就是说,股权激励不能仅仅被当作一个“救急”的手段;市值管理不仅仅是跟几个机构合谋再做些并购之类动作拉高股价那么简单;舆情管理得对公司进行全面体检,再对症下药,制定出全面的健康修复方案,决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员工持股计划出炉 或扭转股权激励政策种种劣势

  在孙建波看来,证监会对股权激励做出了诸多规定,其初衷在于防范利益输送。然而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这些政策未免有些因噎废食。而证监会新近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指导意见,则是对股权激励政策中种种偏颇的有效修正。

  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的最本质区别在于,股权激励将员工的所得视作因努力工作而获得的薪酬,因此按照个人所得收税。而员工持股计划将员工因此的所得视为员工个人出资购买股票,与公司绑定利益而获得的收益。而按照现有政策,股票买卖是无需纳税的。此外,员工持股计划与上市公司的财务并无瓜葛,没有股权激励计划带来的成本压力。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也没有营利业绩方面的限制,加之可短期滚动,获益更加灵活。

  据孙建波介绍,目前很多企业将员工持股变相地做成了股权激励。由员工筹资成立资产管理集合,而股东则低价向集合售股,股价上涨的收益全部归员工,以此起到激励的效果。

  在孙建波看来,员工持股计划体现了较为明确的改革方向,将可以使资本市场更加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