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民体验了一把“舌尖上的安全” 还学会了鉴别中药材

27.06.2016  22:45

活动现场,一位市民送检了防晒霜、爽肤水和洗发水,数据显示均为合格产品。记者 陈栋 摄

工作人员检查了6批奶粉样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记者 陈栋 摄

东莞时间网讯 (记者 邓文燕)“食品药品检验所检过了,我家吃的东西都安全,放心多了。”上周五一大早,家住东城樟村的尹阿姨带上刚买的瘦肉,拿上家里的油、腊肉、虫草到家附近的东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测。

当天,东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举行“你带样,我来检”实验室开放日活动,现场免费为市民检测食品、药品、 保健 品、药材、化妆品等四大类20多种产品是否安全合格,30多位市民带着各类产品来到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实验室参观并现场检测,了解食品药品检验过程。

现场,食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专家教市民辨别人参、川贝、党参、红花等常见中药材的真伪优劣,记者也现场学了几招跟大家分享。

市民带着化妆品、奶粉、瘦肉等来检测

“你带样,我来检”实验室开放日活动,除了邀请市民参观了解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和检测过程外,还现场提供便民检测服务,市民可自带样品到本实验室,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检测。

“我们提供四大类20多个产品现场检测,都是平时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以食品为主。”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副所长张映娜介绍,当天食品快速检测包括猪肉(猪肝)中瘦肉精,牛奶中三聚氰胺,食用油酸价、过氧化值,酱腌菜中亚硝酸盐快速检测等,还有降糖类、壮阳类、 减肥 类、安神类、降压类中成药及保健食品(宣称纯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检测,化妆品中铅、砷、汞等重金属的快速检测,以及人参、川贝母、红花、通草等多种常见中药材及饮片的真伪鉴别等。

记者看到,现场,市民带得最多的就是化妆品,其次是奶粉、猪肉、腊肉腊肠和咸菜等,保健食品也不少。

当天未检出不合格产品

据食品药品检验所统计,当天共检测食用油3批,酸价、过氧化值合格;奶粉6批,未检出三聚氰胺;猪肉3批,未检出瘦肉精;咸菜2批、腊肉1批、香肠2批,亚硝酸盐合格。当天还检测了保健食品4批,化妆品18批,均合格。

市药检所所长李洁介绍,平常,食药监部门在生产、餐饮、流通等环节都有抽检监督,每个镇街食药监部门都有快检室,农贸市场也有快检室检测肉、菜、水产品,从生产源头抓起,各个环节严格控制,检出不合格产品不多,比如猪肉中的瘦肉精,只要是正规市场购买的猪肉,基本都是合格的。

李洁介绍,该所从生产、流通环境进行抽样,每年完成药品抽验约1800-2100批次,食品1300-1500批次、保健品100-200批次、化妆品抽验约200-400批次,全年共检测各类样品约4900-5500批次。

解惑

市民怀疑食物有问题怎么办

当天,很多市民提出疑问:我买到的食物或保健品、化妆品,食用或使用后不舒服或怀疑有问题怎么办?

对此,李洁所长表示,每个镇街的食药监分局都有快检室,市民遇到上述问题可以前往咨询投诉,快检室检测到食品、药品或化妆品有问题,会送到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最终检验确定。同时,大部分农贸市场都有快检室,可以检测水产品、肉类、蔬菜类是否合格。

现场

教你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

支招专家: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主任朱寿光

1、人参

正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主根是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或明显的纵皱,下部有支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出。

常见伪品主要是用一些散细根剪接成冒充野生人参,或者用桔梗冒充人参。

2、川贝母

正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等的干燥鳞茎,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顶部闭合。

常见伪品为幼小粒的平贝母,粒小,鳞叶两瓣大小极悬殊,小鳞叶仅呈米粒状,只在中部显现。

3、通草

正品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呈圆柱形,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常见伪品位小通草,无纹理,体轻,质松软,捏之能变形,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无空心,显银白色光泽,气微,味淡。

4、党参

党参主要是辨别是否经过二氧化硫熏蒸,熏二氧化硫超标,外表面鲜黄色有的发白,质地较柔软,较重,闻有一股较刺鼻的酸味,看起来比较漂亮,但过度熏蒸造成中药饮片本身有效成分改变,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  ,还可能会引起慢性中毒。

5、红花

红花主要是染色问题,正品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伪品用菊科舌状花、黄连须等染色加工,花深红色或暗红色,疏松性差,质较重;或提取过、贮存时间长等原因进行染色。

可以用水试,正品为水染成金黄色,水液澄清,少有沉淀;常见伪品是水染成红色或橙红色,水液浑浊,有少量沉淀。

小贴士

食品药品里有哪些常见的“毒物”和“禁品”?

“我们怎么知道猪肉含有瘦肉精,吃了会怎样,油不合格一般因为什么?”“化妆品含重金属有什么危害?”现场,前来检测的市民有不少疑惑,食品药品检验所工作人员也一一解释,一起来看看。

关键词1  瘦肉精(猪肉)

瘦肉精是一类药物的统称,大剂量用在饲料中可促进牲畜的增长,减少脂肪含量,提高瘦肉率,人体长期摄入后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手震、心悸及精神激动等症状。

关键词2  三聚氰胺(奶粉)

三聚氰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属于非食用物质。由于其含氮量高达66%,部分违法分子为了掩盖产品蛋白质不足的缺陷,非法添加三聚氰胺,虚高产品蛋白质含量,造成蛋白质含量的“假达标”。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婴幼儿长期食用含三聚氰胺食品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肾脏 疾病

关键词3  酸价、过氧化值(食用油)

酸价、过氧化值反映了油脂酸败的程度;过氧化值高表明样品中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到了一定程度,吃起来有酸败、哈喇等异味,涩,口感差。在一般情况下,酸价、过氧化值略有升高不会对人体的 健康 产生损害,但如发生严重的变质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

关键词4  亚硝酸盐(腌制肉菜类)

亚硝酸盐常作为防腐剂和护色剂添加在腌制肉制品、酱腌菜等腌制食品中,但过量使用的亚硝酸盐会与肉制品中蛋白质分解产生的胺结合,生成亚硝胺,亚硝胺能诱发癌症。人误食了亚硝酸盐含量高的食品,还会引起亚硝酸盐类急性中毒,导致人体组织缺氧,出现头晕、乏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出现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关键词5  重金属(化妆品)

重金属铅、砷、汞能阻止皮肤中黑色素的形成,使用上述重金属含量高的化妆品,皮肤可很快变得白亮。但铅砷汞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可透过皮肤渗入体内,容易导致皮肤中毒,引起皮肤老化。

关键词6  非法添加(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的非法添加主要是一些宣称纯中药制成的保健食品和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添加目的主要因为纯中药制剂多数显效缓慢,而添加化学药品后疗效迅速显著;危害在于因为产品标签未明示,剂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禁忌症等患者均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