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边检站全国率先实现实时可控立体化指挥监管

30.07.2014  15:20

  7月28日下午1时,65岁的希腊籍船长潘特里斯·彭特可斯,刚把利比里亚籍散货船“乔治船长”号在码头停好,就向迎面走来的省边防总队舟山边检站老塘山执勤点官兵热情地打起招呼:“你们好!又要麻烦你们了。

  在全国海港边检站中,舟山边检站相继创下了6个之“”:日均在港外籍船舶最多、日均在港外籍船员最多、日均上下外轮作业工人最多、年办证量最多、边检业务类型最齐全、口岸开放点最多。

  在“八一”前夕,记者走进舟山边检站,感受官兵为此付出的汗水与辛劳。

   风浪如山不惧艰难

  忠于职守,是舟山边检站官兵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去年,进出舟山港的万吨以上国际航行船舶达5700艘,加上进出上海港和宁波港的国际万吨航行船舶达2万艘。今年初,舟山启动保税燃料油供应中心建设,努力打造东亚海上加注基地,争夺这块市场。但是,海上加油属于“上门服务”,外轮不进港区,需要送油出海。

  “衢山外锚地距离舟山本岛53海里,加油船往返一趟需要14个小时,再加上油管连接和油料加注的时间,常常是每次勤务都要在茫茫大海上漂好几天。”舟山边检站执勤业务一科检查员张春说。

  检查员韩一冬遇到的危险,就发生在海上加油过程中。今年6月28日下午,他带着两名官兵,到虾峙门附近的锚地检查一艘加油的外轮,加油结束时已经是深夜。这时,风浪突然大起来,夹在加油船和外轮之间的梯子摇摇晃晃,上下、左右剧烈起伏、摇晃,靠着几支手电筒的光亮,韩一冬顺着梯子向下爬。

  “爬到一半,突然下面有人大喊小心。”韩一冬回忆说,当时风浪推着加油船靠了过来,直逼他的双腿,一旦被撞到,轻则两腿压断,重则坠入黑暗中的茫茫大海。反应机敏的他紧急一跳,正好跳上加油船甲板。“想想真是后怕,要是差一秒就难说了。

  劳累、淋雨、饮食不适、加油船上的异味刺激……参加海上作业的边防官兵,已经习以为常,而最令他们欣慰的是,在舟山边检站官兵全力协助下,舟山港的这项开拓性事业已实现常态化运行。

   随到随办快捷通关

  快速高效,是舟山边检站官兵给记者的第二印象。

  舟山有种船叫“活水鱼船”,里面装着活鱼,养鱼的水和海水相通。这种船的好处是鲜鱼运送,卖出的价格较高;坏处则是一旦停靠时间长了,鱼就容易大批死亡。

  “活水鱼船”能不能快速放行,直接关系渔民生计。舟山边检站对“活水鱼船”出境实行24小时人等船服务监管制度。无论刮风下雨、三更半夜,保证随到随办。

  今年上半年,仅舟山一舟船舶代理公司出口的“活水鱼船”达160航次,其中晚上出口30航次。每次船到港时,边检官兵都会在岸边耐心等待。

  服务跟着需求走,宁可自己多吃苦,也不让企业因此受损失。舟山边检站还推行预约检查制度,帮助外轮节省大量时间。最近,一艘装着2100标箱的利比里亚籍轮船,卸货离港,比预计快了5个多小时。外籍船长高兴地说:“这种通关速度真快。

  边检快捷的通关速度,有助于吸引各国船舶。截至今年6月30日,舟山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1828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1.33%。

   现场办证延伸服务

  便捷服务,是舟山边检站官兵给记者的第三个印象。

  船舶修造是舟山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些船舶往往是外籍船舶。外籍船舶进出港,外籍船员、船舶修造工人上下船均需办理证件、经过检查。以往,入出境的国际航行船舶、船员,上下外轮作业的工人所需证件都要在舟山群岛新区本岛办理。

  7月22日,韩国籍散货船“格蕾丝”号轮到东邦船舶修理厂进行约一个月的修理,为办理外籍工程师和部分作业工人的登轮证,舟山外轮代理公司的徐女士找到了边防官兵。

  查验证件后,舟山边检站东邦现场勤务管理中心负责人何俊立即为徐女士代办的外籍工程师办理登轮证,为作业工人办理港区码头“一证通”。有了“一证通”,操作工人不必每次上外轮都办理证件。整个过程只花了5分钟。

  现在,舟山边检站将辖区121个执勤点划分为7个边检管理责任区,并分别设立一个现场勤务管理中心,开通现场办证系统,把服务延伸到企业“家门口”。

  舟山边检站在全国边检口岸系统中率先实现实时、可视、可控的立体化指挥监管,还相继出台了外岛作业点“一线办证”、远洋捕捞和鱿钓作业船舶出入境现场办检服务等12项便民服务举措。(记者 黄宏 通讯员 单立新 杨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