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婚礼唱客家山歌…肇庆这些风俗这么美

07.05.2017  11:17

  鼎湖区千百年来一直是低塱水乡,社会风俗难免沾山带水,那么生活在肇庆的朋友们,你知道的鼎湖特色风情有哪些呢?

  今天让肇庆君带你一起去探讨下~

   疍家船上办喜事

  首先是属于疍家人的特色。生活在西江边的水上居民历史上被称为“疍家”。他们世世代代在水上营生劳作,在船上安家,嫁娶自然也在船艇上操办,仪式、礼节、信物、行事方式都表现出浓厚的水上色彩。

  家有男子未聘,就在艇梢摆放生长着的盘草;有女子未聘,就在艇梢摆放盘花。用意在于追求媒妁行聘。婚期前3天开始,男女对象回避见面。双喜当日,张灯结彩,多船合拢,灯光照耀,一片热闹。吉时一到,鞭炮齐鸣,“好命公”伴着新郎登上花舟,驶向新娘的红船,按仪行礼,把新娘接过花舟,往回轻驶。新娘登上主船拜见家公家婆,然后与新郎一同拜祭祖先。

  到傍晚时分,亲朋戚友驾舟赴宴。宴席上无论菜式多少,总有一款“芋头扣肉”,是由主家女尊长亲手烹制的,特别丰盛。场面欢快热烈,直到深夜才散去。目前水上居民绝大部分已经上岸定居,生活习惯已经与社会趋同,但是在婚俗上仍然保留着某些古老传统。

   中秋之夜烧番塔

  如果有幸在中秋夜途经鼎湖区乡村和高要市、端州区的乡村,不妨去参加下“烧番塔”的俗例。

  据说参加者全部是男性青少年。他们自由组合,备足砌筑的残旧砖瓦、石块和柴草燃料,选择村中空旷的地方,动手垒起塔墙,收敛成底宽顶窄的塔型,腔内中空,塔身和塔顶也都留空。塔型有大有小,视材料和燃料而定。年龄18-20岁的青年垒大塔,12岁左右的少年垒小塔。大塔底直径可大至2-3米、高3-4米,小塔底直径1米、高1.5米。垒塔成型,即在膛内点火,顿时烈火熊熊,火舌上冲四窜,不待火势减弱,边持续添柴加草,边同唱“番塔歌”,边燃放鞭炮,全场通红,火光冲天,气氛热烈。尽兴之后便合力把塔推倒,然后散去。中秋节青少年的这一特别节目曾经一度沉寂,但近年又在某些地方恢复,唤起人们的记忆。

   客家山歌情真挚

  区内凤凰镇的九坑山区和其他讲客家话的村庄,历来有用客家话唱山歌的习惯。山歌的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生活气息浓厚,声调动听。选录几首可见一斑。

   凤凰歌

  你唱我唱我就唱,唱出日头对月光,唱出麒麟对狮子,唱出金鸡对凤凰。八月十五耍月花,又无槟榔又无茶,青山红茶正笔目,南海槟榔正浪花。蜜蜂采花南海转,好花不怕路途长。

   天光

  尔盼天光天未光啰,打开大门望月光。尔往夜有夫就夜间短,今夜无夫夜间长。

   老妹走路

  老妹走路尔莫拣快,放慢两步等埋捱。阿哥有嘢同尔讲,喊尔老妹嫁奔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鼎湖区随着岁月的沉淀,逐渐形成了其特色风情,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到当地感受一下,更加真实深入地了解哦。

  【来源】肇庆发布

编辑: 刘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