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风是核心价值观的本源

01.09.2014  12:21

  [茶座]

  赖 强

  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百忍楼以“百忍成金、以和为贵”的百忍精神传家;父辈“你穿你的绫罗缎,我穿我的麻布衣”的勤俭家风让侨务工作者邓锐受益终生……近日,为发掘我市家风家训文化精髓,宣传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报推出了“说家风 谈家训”专栏。

  从报道中看,良好家风对身边和周围的人都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一种无声的力量,且往往又是最直接、影响最深远的。“三岁看到老”,这个俗语告诉我们,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行为习惯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要想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良好的人格,一定要从娃娃抓起。

  坐而论道而不起而行之,成就不了良好家风。良好家风在家人日常相处的生活中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只有他律没有自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行动胜过千言万语。是以邓锐在父母双亲去世多年后,仍感恩他们的精神“仿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努力前行”。

  延伸开来,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传承社会文明教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站,那么,良好家风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源。社会价值观形成于每一个家风,传播于每一个家风,也提升于每一个家风。我们的每一个家风怎么样,我们的社会也会怎么样。

  由此而言,宣传、践行良好的家风家训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添砖加瓦。客家人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孝悌忠信、自强不息等良好家风传统悠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从我们每一个家庭做起,从我们自身做起。相信接地气、有温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能深入人心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