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东莞那些“新”老手艺人 把养生和文化注入百年腊肠

14.09.2014  11:20

   

  唯有将老手艺注入新生命

  我们才能真正和世界对话

   东莞时间网讯 当大家都紧张着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搜集的时候,东莞市“非遗”办公室主任何超群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如果仅仅是把资料搜集起来,对于这些老手艺,到底能带来些什么?对于这些老手艺人到底能带来什么?”他看着老人们几十年编织的同样内容的莞草图案说道,“唯有想办法给它们找到延续,注入生命力,才是对待老手艺们最好的办法。

  现在,1600平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正在新工人文化宫附近筹建,“年底开业后,会有三十多种省级非遗项目在这里展出。”何超群说,“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些老手艺,没有年轻人,没有新鲜血液,老手艺就没法有活力。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即便是到了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手艺人的关注度依然存在,可是这些在历史长河里刻下深深印记的老手艺们是否能和现代生活相结合,就成为衡量它们淘汰与否的试金石。我们深深感谢这次走访的“”老手艺人们,他们有的是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有的仅仅是自己对这项手艺的热爱而纯粹自学,这些相对年轻的手艺人们,用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帮我们的父辈、甚至祖辈,延续着老手艺的生命力。

  而我们发现,这种叫做“手艺精神”的东西即使加入创新元素又依然非常一致,即解释为“认真”,抑或“坚守”,能够拥有这种精神的人通常内心澄净、情绪稳定。

  似乎,这种“手艺精神”已经在城市里年轻一辈里流行了起来。

   把养生和文化注入百年腊肠的手工里

  吕衬婵到现在还记得孩童时代在挂满腊肠的院子里捉迷藏的场景,“院子里都是腊肠的香味,我躲在晾晒腊肠的‘珠帘’后面,层层叠叠的,小伙伴都看不见。”说起这一段的时候,吕衬婵笑得很开心,或者也可以说,吕衬婵在说起关于腊肠的每一段故事的时候都笑得很开心,即便是说到当初2007年的时候放弃自己发展得颇不错的快递公司,回家帮忙经营的决定,“虽然下了很大决心,但终究还是因为有感情,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和腊肠在一起。”在中山大学读完日语硕士的吕衬婵,如今把自己家传的腊肠加入了新的文化概念和包装手法,创新出了可以一口吃一个的“球形”腊肠,也创新出了足以让我们惊讶得目瞪口呆的“绿茶粉腊肠”“果酱腊肠”和“陈皮鹅肝肠”。

  我们见到她的时候,她刚刚忙完“矮仔祥”的出口备案工作,“几乎是东莞第一家可以出口的腊肠。”显然,这是又一种类型的创新。

   传统要发展,就一定要改变

  作为吕家第四代人里年纪最大也最有想法的吕衬婵,她接手后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重新为家传腊肠回归了“矮仔祥”,这一决定,也重新把丢失了数年的文化基调重拾了起来。

  “曾祖父身材不高,次次挑着腊肠总是拖到地面。”说起“矮仔祥”名字的来头,吕衬婵说因为曾祖父的身高原因,“所以我们家的腊肠后来就做得比别人家短”,很显然,一百年前的这个创新为后来吕衬婵彻底将腊肠改成球形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后来,曾祖父由于极其喜爱小儿子,遂用小儿子名字中的“”在当年叫做“下市”的地方开了一家腊肠铺,名曰“祥记”。“很出名,方圆百里都来买腊肠。”吕衬婵说道。可是,出名的“祥记”终究抵抗不过的,是时间和局势。不久后,战乱时代来临,后来到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虽说吕衬婵的爷爷和父亲也在想方设法把腊肠生意做得众人皆知,“但后来大多走的是中低端,更不用提什么品牌。”吕衬婵说一百年来几乎没有改变,是吕家腊肠最大的问题,“我把曾祖父的外号‘矮仔’和祖父的名字‘祥’结合起来,‘矮仔祥’这个品牌名字出来了。”一百年前曾祖父的初衷她终于实现,而最重要的,是她开始思考,并开始作出改变。

  “传统要发展,就一定要改变。”吕衬婵说,“也就是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演变出新的东西。

  文化包装是新的,商标的动漫logo是新的,腊肠的形状和口味也应该是新的。

  变成小而球形的腊肠,是吕衬婵思虑再三的决定,“一口一个才能有爆浆的刺激感,另一个好处则是更有利于风干入味。

   “改变的前提,是对传统的守望和坚持

  吕衬婵分享了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一本书,清朝红杏主人著的《美味求真》。在最古老的那一版里,关于腊肠的那一段记载惊人地加入了果皮丝,“就是陈皮”,吕衬婵觉得这是个机会,“竟然百年前都用陈皮入味,现在为何不试试?

  这就是如今“矮仔祥”腊肠最成熟的“陈皮切肉肠”的由来。所以,你说这是创新,但绝对是守望在传统基础上的改变。

  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实验了数百次,用吕衬婵的话来说,“完美的黄金比例终于出炉”,陈皮味道重,多一分则抢了肉味,少一分又过淡,拿捏好比例和分寸是最难的事情。他们用的是15年的陈皮,“陈皮养生、行气,广东人特别喜爱。”吕衬婵也是想通过这个创新把腊肠的不健康印象扭转过来。

  陈皮切肉肠成功后,延伸出的更激动人心的“陈皮鹅肝肠”“果酱肠”“绿茶粉肠”就是后话了。

  让老手艺重新发光发热光靠好点子当然不够,热衷于让老手艺与时代接轨的吕衬婵深知到底什么才是这一切的前提,“必须站在传统的肩膀上。”她说,“我们的传统,就是手工和品质。”到现在,大量腊肠制造厂都是用全自动机器在操作生产的时候,吕家的腊肠依然靠的半人工班机械的操作,“手工就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手艺精髓。人工剁出的肉更筋道,人工搅拌出来的肉馅更入味。”这是他们的坚守,也是他们得以让生命力持续的重要原因。

   从大龙舟到小龙舟,

  耐心和毅力显得更为重要

  当龙舟模型手艺人梁盛强在自己的药房里制作出第一艘龙舟模型的时候,吸引了整个麻涌市场的街坊,“我2011年制作出第一条龙舟,我把它取名为龙舟一号。”人们对于手工龙舟模型的好奇和喜欢比我们想象中都要热烈。“麻涌的龙舟文化正盛”,梁盛强说,“大龙舟传播力有限,我做小龙舟,想的也是把龙舟文化传播得更远。”梁盛强57岁,儒雅温和,因为有自己爱做的事情,看起来极为年轻。上午在药房工作,下午他就在药房楼上一间很小甚至会撞到头的阁楼里制作龙舟模型。制作一艘龙舟模型一般需要五整天的时间,若是还要看药房,则花的时间要翻倍。越小越精致的龙舟越难做,梁盛强在阁楼里为我们演示制作过程的时候,照明灯打在他脸颊上,用“认真的男人最帅气”来形容这个儒雅的手艺人,最为恰当不过的了。

  “每艘龙舟有56个桨,100个就是5600个桨,光是想想就觉得自己了不起

  2011年作出龙舟一号之前,梁盛强几乎不懂木艺,这在常人眼里看来几乎是“神作”的工艺品对于梁盛强来说不过是第一次练手罢了。而的确,相比大龙舟制作的季节的局限性和传播的局限性,小龙舟相当于为龙舟制作这门老手艺的传播和延续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龙舟1号的长度是67厘米,“这仅仅是一个尝试,没想到就吸引到了不少人。”因为梁盛强是在药房制作,所以围观者越来越多,龙舟一号博得了好评后,梁盛强开始做龙舟二号,这个时候,就开始有订单陆陆续续进来,“从麻涌最大的老板到年轻的学生仔,都有兴趣。”吸引的人群不分年龄,梁盛强也没有想到。

  大龙舟难做,小龙舟更难,梁盛强几乎严格按照比例把大龙舟上的每个细节都都缩小成最精致的模样,“每艘龙舟有56个桨,100艘就是5600个桨,光是想想就觉得自己了不起。”梁盛强想要做出的龙舟模型够精致,之前枯燥的打磨时间就更多,“每个龙舟模型有三百个配件,每个配件有八道工序,你想想一共有多少个工序?”对于自己的自学成功,梁盛强一点都不自豪,但对于自己对这门手艺的坚持和恒心,他觉得自己真挺难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对不对?何况是做手艺。

  我们看到如今龙舟三号的雏形上,放铜钹的地方和放鼓的地方都已经制作好,梁盛强拿来一只小鼓,我们发现,这个指甲盖大小的鼓,连鼓皮和铁丝槽都做到了“神还原”。

  “有不少大学生和年轻人来找我学,可是真正耐心的几乎没有

  在之前的采访中,梁盛强说过这样一段话,“其实人生对于艺术的要求是无止境的,用一件不感兴趣的物品,通过工艺雕刻,让它成为人们可以欣赏的艺术品,是对艺术的一种追求。”梁盛强对于自己的艺术追求其实极为严苛,船身用沙贝利和柏木,龙头偶尔会用檀木,从一开始画图纸,到每个配件的打磨、抛光、上油,“一点都马虎不得。”梁盛强说。有时候遇到知己,梁盛强会把小龙舟免费送给他们,而若是有客户订购,一条小龙舟,大概能卖到一千多元。

  “手艺其实是无价的。”梁盛强笑笑,完全不似五十多岁的样子,平时很儒雅温和,但谈及自己喜爱的这门手艺,顿时兴趣盎然热情十足,“希望能一辈子做下去,做到最后咯。”他笑着说。

  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不少年轻人乃至大学生慕名而来找梁盛强学习小龙舟的制作,“可是真正耐心的几乎没有。”梁盛强说。

   要传统又要科技

  莞香才能真正现代起来

  东莞文史家杨宝霖曾在一次讲座里提到东莞与莞香的关系,他说莞香并非东莞特有,而是因为东莞人知道怎么采香,因此东莞的香比较出名。但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莞香原产地大岭山一带仅有少数人家留下几株莞香树留作自家使用,黄欧的姑婆就是其中一位。也是这样,耳濡目染中,黄欧学会了种香、采香、结香的一套传统手艺。而这个手艺现在已经被他刻成碟片,写成教程,“如果有人想来学,我都会倾囊相授。但是现在真正想学莞香制作的并不多”,原因主要是很少人有耐得住时间的打磨以及长久体力、精力的付出,“现在谁还会背着一棵树在山上跑圈?但是莞香树要结香,你必须将其断根,背着它跑,让它生命力下降让真菌进入,才能让它结香。

  但黄欧的技艺也非后继无人,除了早已出碟片外,他的儿子对莞香的制作十分感兴趣,“现在他上初中,从小只要有假期就带他入山,他也非常感兴趣,现在基本的流程他已经掌握。

   产香,遵农时 科技力量

  提到莞香,黄欧说得最多的是尊重自然规律。他还即兴说出东汉杨孚在《交州异物志》里关于莞香的记载,“欲取先断其根,经年,外皮烂,中心及节坚黑者,置水中则沉,是谓沉香”,其中就提到断根、外皮烂等手法。黄欧说不论是移植、断根还是开香门都必须遵守农时,尊重自然规律。“关键是你得花力气花时间去弄这些莞香树,就跟种菜没有什么两样。”可是现代人没有那么多时间跟莞香树耗,许多人打点滴促使莞香树快速结香,“这都是行业乱象。

  黄欧一方面极其尊重传统,另一方面在又极其注重科技的力量。莞香的移植、折枝、断根的流程并无文字记载,都是农人世世代代口耳相传。如何科学地总结出莞香树出香的奥妙,让它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更好地出香,也是黄欧想的问题。这些年黄欧与中科院华南植物所、华南农业大学等地方的专家教授合作,对老辈人的莞香制作技艺进行归纳研究,包括如何增加莞香产量的方法等。经过一众科研人员的努力,原本只能地底结香的真菌,现在已经可以往树干上爬,在离地面一米的地方结香。

   未来,产业化 科技

  黄欧相信经验、古法的力量,但黄欧也十分清楚在现代社会里,莞香的用途已经不仅仅是像以前一样单用做香料。

  黄欧提到现在他们已经在研究很多莞香的衍生品,“我们现在其实还是一种传统的后加工,是原材料的粗加工。之后我们要按照国家提倡发展创新集群产业。可以对莞香分段提取,中药、精油、空气清新剂等等,这是一个上千亿的产业。”黄欧说目前这些莞香的“新用途”已经在完成科研论证,“可是现在面临着最大的问题是原材料的问题。我现在几百亩的莞香树,一年只采一次香,今年采了两三千棵也才一百来公斤,能做这么大产业?肯定不行。明清,东莞最盛的时候,有六千万株莞香树,年产1200吨。现在就算把东莞所有能种莞香树的地方都种上,也无法达到这样的规模。

  即便如此,黄欧也打算自己先按照这个方向去发展。今年黄欧将在东城开设一个6000多平米的厂子,到时这个厂子既有生产功能又有展示功能,“厂子会生产盘香、线香这些传统香的产品,面向高中低端客户。这些香全部手工制作。到时市民可以来买香,也可以亲眼看这些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还能了解莞香文化、学习香道。”。或许在某一天,东莞市民也能如千年前宋人蒋捷写的:“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归家第一件事便是用上尚正堂出品的莞香产品。

  “任何一个文化形态,不管是非遗也好,不可移动文物也好,保护的目的最终有两个,一个是使其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另一个是要弘扬。固守过去那一套的玩法,很难让今天的人喜欢”。 ——何超群

  “很多非遗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如果任由其消灭,不利于保存文化的多样性。要知道如果这个世界只是单一的话,是很枯燥。” ——何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