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下的佛山艾滋病戒毒者生活:表现好奖香烟

28.07.2015  10:56

艾滋“戒线”

佛山三水,这个三江汇流之地,除了她的“长寿之乡、饮料之都”的名片外,还有一个不太为世人所知的别名,在劳教制度尚未废除之前,她被称为“劳教城”。全国在押劳教人员的六分之一在广东省,而广东省在押劳教人员的一半就在三水。

从三江汇流处溯北江而上,沿北江大堤北行十五公里左右,放眼东望,丛丛绿荫掩映着一个特殊场所:全国第一个集中关押收治HIV(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强制隔离戒毒所。

毒品和艾滋,是世界上的两大难题,日前,记者亲赴广东省南丰强制隔离戒毒所,近距离把脉那些“HIV”戒毒者,倾听干警们的故事。由广东省禁毒办和腾讯·大粤网联合策划的《艾滋“戒线”》第二期,带你一起了解高墙之下“HIV”戒毒学员的生活。

《艾滋“戒线”》第二期

高墙下的艾滋病戒毒者生活:香烟是奖励 治疗全免费

走进广东省特类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所,厚重的铁门缓缓打开,两条笔直的大路直通后墙,中间是一片绿茵地,没有任何遮挡。宿舍、医院、生产车间分布在两侧……如果不是围墙上写着“远离毒品”等标语,以及身后铁门紧闭时发出的“咣当”一声,很难让人以为这是强制戒毒所,这里更像是一所校园。

广东省南丰强制隔离戒毒所(前身为广东省南丰劳教)位于佛山三水,目前有戒毒人员5030人左右,其中艾滋病学员有500人左右,约占人数的十分之一。广东省特类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所(即艾滋病集中管理区),是广东省南丰强制隔离戒毒所下属第四分所。集中管理区成立于2009年,是全国首个集中关押收治“HIV”学员的专管区。

7月10日,艾滋病集中管理区。每到固定的时间戒毒所内所有的学员都要进行体检,检测身体情况。

这里承担着全省男性“HIV”感染人员(除广州外)的集中管理重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一般由公安机关移送过来,有些是在吸毒现场抓获的,有些是戒毒后复吸被发现的。在这里,干警们把每一位戒毒人员都当成病人,因为来这里的戒毒人员不仅在身体、心理上深受毒品危害,更重要的是,他们是“HIV”感染人员。

虽然是在高墙之下,但这里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冰冷,相反,专管区里的氛围和谐而友爱。仔细了解,你会知道学员们每天的生活十分规律,早上、下午各有3个小时左右的劳动时间,晚上7~8点可以看电视,此外还有学习、做操、技能培训等项目。鉴于他们的特殊情况,专管区里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人一铺,一人一个剃须刀,目的是为了避免交叉感染。

这里的学员可以抽烟 香烟当作物质奖励

7月10日,艾滋病集中管理区。所内的学员在做手工劳作,学员的劳作都能获得报酬,并按完成的数量算报酬,多劳多得。

上午9时许,广东省特类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四分所”)一大队负责的200余名学员正在车间劳动。据干警介绍,学员们每天劳动5~6个小时,劳动的内容都是组装像钥匙扣之类的简单零件,之后这些初级成品会被送到厂里再加工。

在劳动1个半小时左右后,学员们会有10-15分钟的“放风”时间。在此期间,他们可以在车间外一块固定的空地区域活动——包括吸烟。“吸烟是允许的。”“四分所”一大队大队长王涛介绍说,“会有量的控制,比如我们的休息时间决定了他们这段时间最多只能抽一两支烟。”“四分所”一大队大队长王涛称,劳动时间是不允许抽烟的,但为了不引起学员们的抵触情绪,一般不会明说。“我们会换一个角度说:比如劳作时吸烟会有消防隐患、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其他学员等。”“四分所”一大队大队长王涛说道。

7月10日,艾滋病集中管理区。一位学员突发高烧需要转移到隔离病房,所内凡是学员体温超过38度的都需要转移到隔离病房救治,以免在宿舍内交叉传染。

而在劳动结束后回到宿舍的时间里,学员们的抽烟次数不再受到控制。对于这些“瘾君子”来说,远离毒品之后,香烟就成了他们的寄托和依靠,在他们为数不多的私人物品中,香烟显得异常珍贵。

在“四分所”里,因为香烟被偷而引发学员之间争吵、斗殴的事件不少。有一次一名学员丢了包香烟,干警蔡静林认真调查了解事件真相,最终找到偷窃者,并对实施偷窃行为的学员作出严肃处理。他说,虽然一包烟价值不大,如果实施偷窃行为的学员没有查找出来接受严肃处理,下次还会有学员物品被偷,这是个恶性循环,此类违纪行为必须在我这里得到有效扼制,警示学员,杜绝后患。

值得一提的是,学员们的劳动是有报酬的,一般为工资+物品,按多劳多得原则,工资一般在150~180元左右,物品有水果、香烟等。戒毒所民警将他们分为了数个良性竞争小组,劳动积极、遵守纪律、责任心强、表现良好的,在每月发放工资时将会获得更多奖励:能够获得更多的水果、香烟、多给打电话的次数等。

穿黄马甲的学员 他们是“四分所”里的先进分子

在采访的过程中,生产车间的门口站着一些穿着黄马甲的学员在值班。“四分所”里普通的学员统一穿着蓝色服装,但有的学员还穿了一件黄色的马甲以示区别,他们就是——监督员。据干警介绍,这些身穿黄色马甲的学员是他们当中的先进分子,“只有靠拢政府、责任心强、主动汇报思想、表现良好、主动劳动、遵守纪律的学员,才能穿上黄色马甲,让他们担任班、组长,他们也会懂得将心比心,理解、支持干警们的工作。”

7月10日,艾滋病集中管理区。一位学员不小心划破了手,干警拿来消毒药水准备为学员消毒的时候被另外的学员抢先帮忙。

在记者采访期间,突然有一名学员受伤了,手指被划破流血。一大队的干警得知后立即取来医疗药品往受伤学员处赶去。而在此时,一名监督员自动走过来对干警说“我来”,让干警不要接触,然后主动接过药品协助受伤学员包扎伤口。

据干警介绍,这些监督员还是发生突发事件、保护民警的第一道屏障。众所周知,如果在艾滋病集中管理区这样的高危场所发生突发群体事件,对于一线干警来说十分危险,专管区里的一位干警称,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而在这个时候,身穿黄色马甲的学员将会第一时间上前制止相关学员,随后专管干警们才再上前控制。“有了第一道屏障,我们的一线干警直接接触流血学员感染疾病的风险会大大降低。”干警说。

免费接受抗病毒治疗 还能过集体生日

吃完晚饭过后,穿着黄马甲的监督员正在给学员们分药,这是“四分所”里为这些感染了“HIV”的戒毒人员提供的免费治疗项目——抗病毒治疗。“学员血液里的CD4细胞计数一旦降至350/ul以下就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专管区的抗病毒治疗率达到了80%。”干警向记者介绍道。

7月10日,艾滋病集中管理区。戒毒所内每天都会发放抗病毒的药物给学员,以增强学员们的抵抗力。

“四分所”里进行的这个抗病毒治疗项目起初由联合国发起并承担治疗费用,目前在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抗病毒治疗的费用由各省(市)的财政承担。据“四分所”的沈所长介绍,刚开始学员们对于抗病毒治疗是很抗拒的,干警们苦口婆心地向学员们普及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例如通过治疗能够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风险、降低传染性等,给予他们信心,让学员了解治疗带来的好处。慢慢地,学员们开始接受并服用药物,“让这些学员接受抗病毒治疗,降低他们向外扩散病毒的风险,这是对于社会最大的意义和贡献。”

除此之外,“四分所”里的干警们尽力为学员们在生活上提高地更好一些,例如每个月都会为他们过集体生日,学员们的伙食相比其他所会好一些,因为他们本身是病人,需要更多的营养。通过6年来的建设,不仅学员们在这里有了归属感、得到了尊重和关爱;对于干警而言,不论是“零距离接触”,亦或是“关爱教育”,他们一步步摸索,所付出的努力能够得到学员们的认同,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且欣慰的事。(葛青 蓝碧猛)

广东省禁毒办 腾讯·大粤网 联合策划

-------------------------

【活动】“广东禁毒”推出“转发禁毒新闻领红包”活动,大奖等你拿!

转发禁毒新闻,助力广东禁毒!在手机转发此新闻至微信朋友圈,关注“广东禁毒”微信平台后,直接回复“领取红包”即可获得随机现金红包一份!试试手气吧,红包金额最高62.6元。

关注提示:

登陆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输入“广东禁毒”或“gdjd626”后关注,直接回复“领取红包”即可获得随机现金红包。

公众号简介:

“广东禁毒”微信公众平台(ID:gdjd626)已于2015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正式上线,将长期不间断地提供适合在手机上阅读和分享的广东禁毒系列内容。公众号还开通了微信举报互动平台,鼓励网友通过“广东禁毒”微信举报制毒、贩毒、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奖金最高达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