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书香节|对话刘强:中国人都应该学习《论语》
昨天(8月14日)是南国书香节最后一天,茂名分会场请来了研究孔子思想的重量级人物,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刘强为大家讲解孔子的智慧。在图书馆多功能大厅,刘强从孔子生平及贡献、孔子的生命智慧等方面,用通俗的语言诠释高深的思想,为大家带来文学与哲学馨香齐飞的两个小时。
讲座伊始,刘强教授首先就孔子的个人生平做了简要介绍。“《论语·为政》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从十五岁立志学道,经三十岁树立学问、四十岁通达人生,到五十岁肩负勇者担当、六十岁达到仁者境界,直至七十岁明晰天理人道、最终实现自由和秩序的双重统一,孔子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精神榜样:人生在世,应勇猛精进、自强不息。”周敦颐言,人道三希,是为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刘强教授通过解读孔子的毕生所得及传世贡献,明确指出孔子之所以能受之以“圣人”之名,源于作为一名教育者,他所担纲的不仅是一支蜡烛的角色,更是一盏长明灯,影响于中华文化、造福于千秋万代。
刘强认为,孔子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中华文化的恩人 。他兴办私学,改变了教育为官方垄断的历史,孔门三千弟子,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教育成就古今中外鲜有其匹;他是中华道统的奠基者,建构了仁礼并重的价值体系、内圣外王的治理之道及中和兼美的道德文明;他还是中华学统的开创者,晚年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中华学术文化全体大用,悉在六经中开出;孔子一生好学不倦,勇猛精进,自强不息,超凡入圣,为后世确立了圣贤可学而至的高标懿范,感召千秋万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之谓,良有以也!
智仁之辨: 智在仁中 仁是智之根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爱人”“知人”单看这些句子,觉得非常晦涩难懂吧,其实里面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刘强说,在古代,知和智这两个字是相通的,但我们不能把有知识当成有智慧。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那么孔子或者说儒家所认同的智慧是什么呢?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本来是一个名词,那么在这里“里仁”相当于是一个动词。和有仁德的人比邻为居,这是一件美事,一件好事。那么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个人在人生中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靠近那些有仁德的人或者环境。“择不处仁焉得知”,一个人在选择人生方向的时候,一定要处仁。比如说选择一个学校,为什么现在的家长要削尖脑袋给孩子们选择名校?因为它对孩子的帮助大。这就是择物处仁,那么包括你交友,也要选择好朋友去交。不要交那些下三滥的朋友。择业时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好的专业、对大家对社会有帮助的专业。择偶时要看他的人格,不能只看他的长相。今天很多人就是光看颜值,而不去看内在。所以择要处仁,如果你的选择不跟仁德挂钩,哪里算得上智慧?这就说明仁和智是连在一起的。
另外孔子还说过: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仁者能够安于自己的状态中,不改变自己。智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去有益人格的发挥。爱人就是仁德的一个表现,你能够爱他人,不是说自己的亲人,你还要爱天下人。仁德是先有小爱再到大爱,步步往外扩展的一种精神。知人的意思就说要了解人性,要理解人。你只有知人了才能爱人。我们有个成语叫见仁见智,智在仁中、智慧在仁之中。有的人他很聪明,但他没干好事。还有,仁是智之根,说明仁德是智慧的根基、基础。没有仁德做基础,你的智慧有可能变歪,变成杀人的利器。
义智之辨: 智在义中 义是智之魂
义也是儒家的一个价值观,正所谓仁义之道。义在古代的解说不是教条,孔子说过一句话: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而言,没有什么事是我必须要做的,也没有什么事是我必须不能做的。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无可无不可。刘强说,这句话要联系补充说明理解,意思是一切都要根据是否合乎义来作出判断。合乎义的事就是适宜的事,应该做的事。“孔子负盟”说的是孔子要到卫国去,途中遇到蒲国人阻拦,孔子谎称不到卫国而被解除禁令再前往卫国的故事。刘强认为,孔子是有大信用的人而不拘泥于小信用,要设身处地的去思考问题。他还举了孟子援手和尾生抱柱两个例子,说明义是变通,是权宜,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好的价值和概念后边一定要跟着义理,义是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智慧。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孟子也说:言不必信我,行不必果,唯利所在。圣人不仅有德行还有大智慧,懂得随机应变才叫智慧,义里面要有智慧来权衡,所以说智在义中、义是智之魂。
智直之辨: 智在直中 直是智之骨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意思是不用羡慕坑蒙拐骗一时得志的小人,他不可能一辈子得志,不过是侥幸的免受于惩罚。《周易》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恶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王阳明也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邪念虚荣心每个人心中都有,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一个君子之所以是君子是可以用善的一面去战胜恶的一面,小人反之。学习经典就是要养成一颗养正直的心,直道而行。
刘强还举了父亲窃羊而儿子揭发引起的争论这个例子来说明圣人之道。“直”有的时候是一种智慧和信念。刘强认为,父亲偷羊儿子到官府揭发在人性面前有落井下石的嫌疑,这样容易造成亲情和伦理之间的灾难,如果劝告父亲羊还给别人,把父亲的错当做自己的错去改正才是真正的亲情。刘强认为“亲亲互隐”既合义权之道,又合沉默权法理。“父子相隐”不过是“直在隐中”的“权宜之计”,其出发点不是包庇犯罪,而是本能地选择绝不主动加害于亲人罢了。所以父子之亲,先于君臣之义,前者属“自然法”,后者属“实在法”,后者必须以前者为前提,当两者发生冲突,后者亦当为前者稍作妥协与让步。特别是在中国文化中,礼制远比法制更具融摄力,父子之亲又为礼制所规定,故不能因刑而违礼、因法而悖情、因君而杀父、因国而灭家。“大义灭亲”与“亲亲互隐”,正法家与儒家之不同,苛政与仁政之分辨,极权与良政之分野,不可不知,不可不戒!
茂名日报记者 董玉奎 实习生 刘靖恬
刘强
【对话名人】
刘强:
中国人都应该学习《论语》
昨天上午,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刘强作客南国书香节茂名分会场,记者就读者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刘教授。
记者:请问孔子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刘强: 孔子思想的精髓,可以说是仁、人,在古代解释里面,仁相当于人,仁爱是人类本质的规定性,如果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他就是非人。周公创造了礼乐文化,礼乐文化由外而内影响人,在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孔子看到这种情况,觉得要挽救天下,就不能仅仅礼乐、包括法律来影响天下的人心,他发明了仁的概念,启发天下人的道德自律,让人的变成仁,有仁爱之心的人、有恻隐之心的人、有同情心的人、有大爱的人。孔子的学问其实给人确立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当然这个标准也可以从非常微小的事情开始。一般我们都流行儒学这个概念,孝悌、仁义这些都是儒学非常重要的东西,孝道,是为人的根本,儒学就是人学。
儒学这门学问教育人怎么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修养自己,成就自己,它自成有体系,同时接地气。《论语》这本书也是教人如何做人。中国人都应该学习《论语》,目前,我正在推动《论语》的学习。
记者:请问孔子的思想与老子、庄子的思想的差异?
刘强: 两者有兼容与互补,孔子强调是入世,如何面对人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比较注重自然、无为、清静,与世无争、避世、摆脱世俗,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自由,道家思想也是很迷人的。人活在世上,不能仅仅靠道家来支撑自己。道家的思想,如果理解得好,与儒家思想是一个互补的关系,比如说,在建功立业中如果遇到很多磨难,可以用道家的思想来调解,穷者独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记者:如果一个人先接触了道家思想,再接触儒家思想,会不会有点排斥?
刘强: 这要看一个人的慧根,也要看生命拥有的缘分,有些人性格原因更偏向于道家,有些人本身就是比较好学,上进,有抱负,愿意有担当的人,会偏向于儒家。有这种说法,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还有一种说法是,儒家叫人拿得起,道家叫人看得透,佛家叫人放得下,这三种思想或者说三教对人都有很大的作用,在合适的时间,吸纳合适的思想最好,如果执着一种思想,就会偏想,偏颇。任何一家,如果把他作为一种教条,都有负面的东西。最好是出乎其中,出乎其外,该建功立业时,我就勇猛直进,该坐而休养生息的时候,把道家思想拿来为我所用,那都是最有意义的。
记者:老师现在肯定是践行儒家思想了,请问你怎么做到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
刘强: 对的,我一直在路上。儒家思想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他不是说达到一个小目标就可以停竭了,这是一辈子在努力的事情,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学穷了,学到家了,这是为自己而学,终身给力。一部分人是这样,大学毕业了,他就不学了,一部分年青人就是这样,向外求,而不是向内求。向内求是一辈子学习的动力,我们读到现在这个程度,还有更多东西去研究,没有止境。以前理解学无止境比较肤浅,现在理解起来,真是如滔滔江海,没有止境,觉得读完博士就学得就差不多了,那是肤浅的认识。一个学者就是活得老学到老的人,这不是光环,也不是头衔,就是一个自我的认定。应该找到一个更大的目标,一辈子去努力。
记者:如何培养学习经典的兴趣爱好?
刘强: 从小时候开始培养,大人有兴趣也可以学,总而言之,书不离手,将阅读变成习惯。也不要光阅读浮光掠影的东西,要读经典的,常见的书,使人如雷贯耳的书,从源头上读。
记者:读经典会不会晦涩难懂?
刘强: 我们都要经过这个过程,之所以觉得晦涩难懂,是因为读得少,小时候没打好基础,这个过程不能急,不能一蹴而就,当你学到有难处了,就放下来,这是一种懒汉思想,有难度还要钻研,找一些注释的本子,找到一些研究,材料,进行顺藤摸瓜去读,慢慢才能有点长进,当进入了那个门以后,曲径通幽,四通八达,移步换景,到哪里都觉得好玩,如果没进那个门,老在那里敲,就一辈子也进不去。
记者:为什么致力于躬身弘扬国学文化?
刘强: 因为我们学的是中文,所以都会有对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的喜欢,我们这一代都是从白话文开始入手的。很多人不了解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有多么灿烂,他只是道听途说,听从别人进行批判。所以我觉得很悲哀,所以我便呼吁亲子学习,一个家庭要成为学习型家庭。
要让孩子也好好学习经典,因为我自己学习经典,我受益了。不仅仅是我的专业上学术上,我觉得对我的人格养成,包括我生命的一种不断往上追求的态度,我觉得也是受益了。今天我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了,现在我们大部分人群只是为了追求知识,其实都只是身外之物,知识只是第二,道才是第一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果没有养道的话,知识会成为我们的障碍,就是很多人都知道佛教所说的所知障。知识会成为开发你自己的大障碍,这其实是非常可惜的。因为我们的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好像是逻辑的辩论,看上去非常严谨,并不通过自己思考,这些东西只是一个论证过程。如果没有经过自己体验,那我觉得是无效的。
对于经典,我一开始也是有一种质疑,然后开始排斥。后来慢慢的我发现,你用心的去跟古人交流,你会发现古人比我们更温暖,古人比我们更有智慧。他们在那个时代,科技不发达,生产力也很落后。他们直接面对的是天地,面对的是自然,同时也面对自己的内心。而我们今天呢,表面上看我们科技很发达,高科技产品很多。可是你发现没有?我们现在很多人变成低头族了,小朋友们刚开始学习就天天拿着手机开始玩了,天天就被这些东西妥协着,诱惑着,忘记了去追求、去探索、去思考。表面上看,我们自由地掌握了资讯,但事实上我们是悲哀的让步了我们的自由,把我们的时间、精力、智慧,都切割成碎片了,非常可惜。
我们以前的阅读可能是浅的,浅阅读,轻阅读,快阅读,将来能不能深阅读,重阅读,精阅读。我觉得经典是可以养人。经典可以养智慧,当然也可以养颜。你不读书了,那个脸也在变。古人也说,三日不读,便觉面目可憎。你长时间地去阅读,可能会发现你的脸在变化,变的让人喜闻乐见了。
文/图 茂名日报记者 董玉奎 于双利 实习生 刘靖恬
编辑: 李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