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旅游——热闹过后的冷思考
千对双胞胎巡游、篝火狂欢、长街宴……绚丽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点燃了云南省墨江县全年最热闹的节庆——双胞胎节。
在中国,这种旨在利用地方特色文化或自然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节庆旅游项目众多。专家指出,尽管近年来国内节庆旅游市场化、品牌化成绩斐然,却受制于“小、弱、散”等局限,应进一步在做强市场、做大品牌、做足特色等方面下工夫。
政府与市场角色之别
“我们用20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了300多万元社会资金,带来了4000多万元旅游收入。”云南省墨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郭伟说。
墨江县具有双胞胎出生比例高、北回归线穿越县境、哈尼族文化丰富等独特性。自2005年起,墨江每年“五一”期间均举办以双胞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文化节。经过多年积累,双胞胎节已成为这个边陲小县的支柱旅游品牌。
从默默无闻,到小有名气;从政府包揽,到企业进驻。双胞胎节以节兴业的效能逐步显现。据统计,今年双胞胎节期间,墨江共接待国内游客20.29万人次,同比增长11.17%,旅游收入4220.76万元,同比增长48.4%。
郭伟说,每年双胞胎节占用财政预算200万左右,但整个活动需要近600万元,没有企业参与根本无法维持。为此,墨江严控财政投入,鼓励企业参与,把成熟的项目交由企业投资、运营。“该企业得的,政府绝不伸手。”他说。
围绕相关话题,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徐虹表示,找准政府角色定位是关键。在节庆旅游品牌发展初期,政府须加以扶持,但这不应成为常态。她说,当前国内节庆旅游中,一些地区政府管得过多、财政投入偏大。成熟的节庆旅游主导权应归企业和社团,政府只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市场化水平,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才是长远发展的活水源头。
传播价值虚实之鉴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当地节庆旅游的重头戏。近年来,当地以提升传播效能为导向,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引,全面实施融媒体、移动端传播策略。
据统计,今年泼水节期间,当地媒体借助官方微博、微信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及图文直播等方式对泼水节活动进行数百次推送,浏览量近80万次。当地还借助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对泼水节活动展开体验式报道,收获近百万浏览量。
此外,西双版纳手机台携手云南广播电视台对泼水节活动进行了六场直播,浏览量超过47.38万次。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段金华表示,现在要搞好品牌传播,就要熟悉新媒体传播规律,了解受众心理,做到形式、内容、融合等多方面创新,从而形成多渠道、多形态传播的共振效应,优化传播效果。
谈及传播策略,专家认为,近年来世界主流节庆旅游的推广大多转向新媒体平台。明智的主办方应学会借助网络社交媒体、网红账号等新平台,实施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传播策略,对目标人群定向推送,让有效信息真正抵达目标受众。
文化旅游规划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范建华说,精准、有效的品牌推广绝不是单纯砸钱,而要利用新媒体使“巧劲”,有效提高品牌识别度、社会参与度,使品牌形象和旅游体验更加贴近新媒体受众心理。
高大上与小而精之辩
专家指出,发展节庆旅游对地缘、人文、产业、市场等条件的要求十分苛刻,不是任何地方借助任何文化资源都能发展出节庆旅游。在节庆定位上,要高大上,还是小而精?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美国天普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教授李想指出,节庆旅游要避免求大、求全的误区。他说,大多数节庆注定不会成为全球知名的节庆品牌,不少节庆品牌目标受众本就该是国内游客,乃至某一域内或偏好的受众,主办方切忌追求包罗万象、妇孺皆知。
范建华说,搞好节庆文化旅游切莫“全面开花”。相关各方需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避免简单复制和同质化竞争。有些小而精的项目同样可以做大做强。
他举例说,江苏盱眙国际龙虾节的切口很小,但影响力和规模很大。支撑这项特色节庆的是当地百亿元级规模的小龙虾产业,另一方面,节庆品牌效应每年为当地吸引数百万人次的游客来访。节庆旅游和产业发展相得益彰。
李想认为,主办方对节庆要有清晰的功能界定,对特定受众、群体的心理和行为有深刻认识,熟知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某些地方花重金请名人大腕造势,却偏离了节庆旅游的根本,冲淡了节庆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
我国作为文化大国,拥有丰厚节庆传统和文化遗产,为发展节庆旅游提供了丰富资源。专家建议,旅游主管部门要有整体规划和评估体系,对于长期空耗地方财政、社会和经济效益不佳的节庆旅游项目,要重新设计创意,乃至叫停。
专家认为,只有做实市场调查,恰当定位政府与市场关系,强化创意策划,更新传播手段,改进旅游体验,才能把文化资源切实转化为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记者傅云威、浦超)
编辑: 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