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恋兄”想把潮歌唱响丝路

08.06.2016  08:26

 

    说起潮语歌曲,一首《苦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现实生活中,唱红了这首歌曲的宋亦乐并不是那么广为人知。近日宋亦乐携妻子方少珊和新人罗旸旸一起出版了《新潮语概念音乐》系列EP(迷你专辑),专辑打破了以往潮语歌曲创作模式,精益求精,要把“潮歌”唱响“丝路”。

    一炮而红 为唱歌放弃公职

    “小时候,我是唱歌唱到周围邻居都认识我。”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港台歌曲刚刚进入内地,宋亦乐成了第一批学唱和表演的人。那时候,他才参加工作不久,一次同学聚会,被同学们拱上舞台的他一曲惊座,时尚的表演让他有了更多机会接触舞台。从此,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各个歌舞厅演出,“唱一首歌才5块钱,但对我来说,是给了我表演的舞台。

    渐渐的,宋亦乐有了一帮铁杆“粉丝”,跟着他一整晚转场。当时的海洋歌舞团、市歌舞团也会来邀请他参与演出。1989年,当时在国营单位干技术工的他,因为跟着市歌舞团到全国巡演,最终自动离职了。父亲苦劝他,不希望他丢了这份公职。“但在我内心里,音乐甚至比我的工作更重要。

    1989年,汕头举办第一届潮语流行歌曲创作活动,由陈小奇、马小南创作的《苦恋》、《彩云飞》等开创了潮语歌曲新纪元。歌曲面世后,不少人都去试唱。宋亦乐脱颖而出,得到了词曲作者的肯定。“虽然我本人没有经过‘苦恋’,但我唱歌前会先揣摩作者的意图,尽力还原歌中感情。这可能是我被选中的原因。”一曲《苦恋》让宋亦乐一炮而红,“1990年专辑出来后,我大概有五六年时间走在大街小巷上,都能听到有人播放这首歌,有的观众只认识我是‘苦恋兄’。

    无心插柳 颠覆潮语歌曲印象

    此后,潮语歌曲迎来第一波热潮,连续举办了第二、第三届潮语流行歌曲创作大赛,而宋亦乐的作品也颇受欢迎。这其中,《妹妹就像三月花》是一首颠覆之作。“在此之前,潮语歌曲给人的感觉就是软绵绵,比较文雅。这种无心插柳的演绎让歌曲耳目一新,改变大家以往对潮语歌曲的印象。

    潮语歌曲在往后的十多年间陷入了低潮,但宋亦乐没有放弃,期间他也辗转换了很多工作,到广州、深圳、揭阳等地发展。但他对潮语歌曲的热爱没有消退,他参与了所有六届的潮语流行歌曲创作大赛,还演唱过本土影视作品《夏雨来》主题曲等等。无论境况如何艰难,他都挺了过来。他说,“我的名字叫亦乐,是我父亲希望我‘顺境亦乐、逆境亦乐’。

    树立标杆 引领潮语歌曲发展

    专业音乐人面临的困境是全国各地都相同的。虽然是业余歌手,但对唱歌的喜爱、对潮语歌曲的责任感,都让宋亦乐回归初心,去年初他成立公司专心做音乐。“其实一开始唱潮语歌曲,我也觉得很拗口。为了唱好,我还得专门研究潮音、咬字。但唱着唱着,我觉得潮语歌曲这么好听,一定要传承下去。

    去年5月的一场演出,宋亦乐受邀到深圳开演唱会。在为演唱会准备新歌曲期间,他与蒋声欣老师找到了词作者余培煌、后期制作人黄少鹏,大家一拍即合。很快,一首反映潮汕人开拓精神的《行船》应运而生,并在演唱会上得到了肯定。“演出后,很多观众找到我,认为潮语歌曲应该振作起来,创作更多精品。

    其实,这几年来,潮语歌曲创作已有了起色,涌现处一批80后、90后的创作人和歌手,这让宋亦乐十分欣喜。“但潮语歌曲还是缺少标杆式的作品,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拿出代表潮语歌曲最高创作水平的作品,向世界展示。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