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好生活努力打拼(总书记来过我们家)——回访广东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陆奕和家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
我一直惦记着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既要加快脱贫致富,又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向现代化。
——习近平
“我一直惦记着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2018年10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地处粤北山区的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考察,留下的这句暖心话,深深印在每一位村民心上。
“请总书记放心,我已实现脱贫,还要努力奔小康!”陆奕和底气十足。
跟记者一年多前来时相比,连樟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体设施一应俱全,建设工地热火朝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初具雏形,变化之大令人感叹。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总书记的深情嘱托,在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已变成现实。
村子越建越美 日子越过越好
“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铺上了柏油路,亮起了路灯,村子美了。”
听说总书记来村里了,陆奕和在家门口的巷道迎接。看见总书记在一栋老瓦房前停了下来,轻轻抚摸着墙面。“我当时就觉得总书记对农村感情很深。”总书记走进陆奕和家里坐下后,拉着陆奕和的手聊家常:房子什么时候盖起来的?家庭收入怎么样?陆奕和一一回答。
走进陆奕和家的三层小楼,最显眼处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和陆奕和家人的合影。最近陆奕和正忙着家里的装修,“儿子女儿去年都考上大学了,正好把他们楼上的房间装修一下,等他们回家过年”。
总书记来时,陆奕和告诉总书记自家有6口人,2017年种麻竹笋和大棚蔬菜收入2万多元,做散工1万多元,还有低保金和残疾人补贴、教育补助,一共收入4万多元。“现在我要跟总书记报告,我家年收入已经超过了11万元。”
陆奕和家对面是村里新开的“连樟丰收农家乐”,生意红火。连樟村成为党建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后,经常有人参观学习。“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铺上了柏油路,亮起了路灯,村子美了。”陆奕和说。
“地里撒了油菜籽,等到春暖花开,这里就是油菜花海。”陆奕和站在村头观景台上向记者介绍,“总书记希望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幸福。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村子越建越美,让日子越过越好。”
生活有保障 致富有信心
“再穷再苦也不能没文化。现在孩子们都考上了大学,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总书记来家里的时候,问陆奕和女儿将来想做什么,她回答说想当一名教师。总书记说,教师这个职业很好,收入也稳定,勉励她努力学习上进,实现走出大山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
陆奕和告诉记者,女儿高考没有考出理想成绩,不过还是考上了教育专业,能够学喜欢的专业和功课,她很知足,也很努力。儿子被医学院录取,他想将来回家乡当一名医生。
“再穷再苦也不能没文化。现在孩子们都考上了大学,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白天,陆奕和种麻竹笋、销售农产品、进厂务工;晚上,参加扶贫技能培训班,已拿到了电工证。有关部门和帮扶企业还帮助解决了陆奕和孩子们的部分学费。
这两年,村里的综合保障、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乡亲们的生活托了底。连樟村的平安校车通到了村民家门口;英德市通过保险功能与扶贫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在医疗、住房、交通、教育等方面进行补充保险,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全面保障。
总书记离开连樟村时,陆奕和站在欢送的人群中,他听到总书记对大家说:“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陆奕和说:“总书记的话让我们非常感动,也极大增强了我们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激励着乡亲们继续为美好生活努力打拼。”
政策这么好 勤劳不可少
“脱贫首先要靠自己,勤劳才能致富。不好好干,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总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中讲到“我和贫困户陆奕和交谈脱贫之计”,听到这话,陆奕和眼泪都快出来了。“总书记一直惦记着我们。脱贫首先要靠自己,勤劳才能致富。不好好干,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总书记。”
连樟村口新建的“连樟客厅”展墙上,记录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殷切嘱托:“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
产业兴旺,连樟村的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坚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建70多亩大棚,定植樱桃番茄、美月西瓜、哈密瓜等多个果蔬品种;发展1500亩金橘水果等种植项目,17个村小组300多家农户参与;建设茶产业深加工高科技示范园区,力促主导产业先行发展……
“我一直记得总书记问的那句话:现在的政策好不好?我回答‘非常好’。这是我和乡亲们的真心话。”陆奕和说。
政策好更要人努力。2019年7月,陆奕和与朋友合作,承包了村里3亩土地种植药材,走上创业之路。“希望到时能卖个好价钱。”陆奕和充满期待。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