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联手IBM“补缺”iPhone增长压力凸显
原标题: 苹果联手IBM“补缺”iPhone增长压力凸显
本报记者 张晓斌 北京报道
苹果与IBM这对老冤家,也走到了一起。7月16日,两家公司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联手发力企业级移动市场,并进行“排他性合作”。IBM将在iOS平台上,为苹果iPad和iPhone开发一系列企业级应用和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携手IBM,苹果公司也将首次突进企业级市场。
“1984年,我们是竞争对手。2014年,我想你很难找到两家比我们更有互补性的公司了。”曾就职于IBM公司的现任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直言。对于两家公司携手,业内认为,苹果面临iPhone增长压力,而IBM发展趋于平缓,两者都期望在蓝海的移动企业和商务市场取得突破。不过,短期之内,消费业务仍是苹果营收主流,而云计算业务发展起来,依然需要一段时间。
老冤家携手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力移动市场上,两家公司不但一笑泯恩仇,而且还达成了更为紧密的“排他性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企业应用和云服务等多个方面展开合作。其中包括,开发100多款行业特定的新型企业级解决方案,包括专为iPhone及iPad开发原生应用;针对iOS特定优化的IBM云服务,包括设备管理、安全性、分析与移动集成等;由IBM打包提供用于设备激活、供应与管理全新解决方案。
作为企业市场巨头,IBM大客户渠道,向来为外界所垂涎;此次双方合作之后,IBM客户资源将会向苹果开放,其中包括为满足大企业需求,定制开发全新Apple Care服务与支持产品。
此外,IBM拥有超过10万名顾问和专业销售人员,向企业销售iPad、iPhone和Apple Care也是此次合作协议一部分。
不过,苹果方面也一再强调,自己在企业市场有广泛存在。
“目前全世界超过98%的财富500强企业,以及超过92%的全球500强企业都在使用iOS设备开展业务。”库克表示,双方第一次将IBM大数据能力注入iOS终端,苹果也将进入企业级市场;库克甚至不无得意地说,“有些能力,只有苹果和IBM才能提供”。
不过,对于此次双方合作,是否会涉及财务和资金支持,相关服务是否有业务分成等内容,IBM和苹果方面,都没有进一步的信息披露。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这次双方合作具有排他性。实际上,单以出货量计,苹果在移动智能设备市场,并不占据优势。苹果一度占据智能终端市场先发优势,但随着Android崛起,苹果市场份额处于相对下滑趋势。
市场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以来,苹果市场份额基本维持在20%以内,而Android份额整体攀升,截至目前,其市场份额已高达80%。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选择排他性合作,IBM可能会错失其他Android智能平台用户,其中包括三星等智能终端厂商的合作。不过,IBM方面对此并未有任何评论。
企业市场空间在哪儿
相比的消费市场,苹果再次将目光瞄向了企业级市场。
苹果CEO蒂姆·库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人们越来越多的工作,可以在iPad等移动设备商完成,“试想,如果企业应用的使用方式与我们早已习惯的消费应用一样简单,会是什么情形。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实际上,瞄准这一趋势和市场的,远不止苹果和IBM。与苹果向企业市场延伸呼应,微软多年来一直尝试打通企业和消费级市场,尽管在移动市场,Windows Phone落后于iOS和Android平台,但微软CEO纳德拉依然坚定地将企业移动技术列为他的战略核心,目前微软也开发了一系列移动软件,包括帮助企业开发内部应用商店工具。
“过去几年,苹果通过iPhone和iPad发展,成为IT市场的重要力量,不过整体而言,它在企业用户的品牌影响力,还是偏重于消费市场。”IDC中国副总监王吉平如是表示。
王吉平预计,经过几年高速发展之后,消费级的智能手机和平板市场的发展速度将会放缓,与此同时,整体销售价格也会下调,这对苹果会有一定压力;与之相反的,商用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高峰,“目前商用平板的增速已经快过消费平板。”
“整体上,这次合作两家还比较互补。苹果进入企业市场,IBM则加强’端’的布局。”王吉平认为,考虑到苹果生态封闭的公司风格,这次排他性合作,苹果方面的因素可能更多一些。
不过,投行机构Piper Jaffray分析师Gene Munster认为,对于苹果而言,普通消费者依然是最重要的营收源头。
“即使因为苹果和IBM合作,财富500强企业当中,有一半都各自购置2000部iPhone和1000部iPad,苹果2015年营收也只能因此增加大约0.5个百分点而已。”Gene Munster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还有一些分析人士,则从双方过往的合作,认定这次在移动企业市场合作,不见得就比早先乐观。
在1991年,苹果公司曾经与IBM合作开放个人电脑芯片,希望突破微软和英特尔联盟;除此之外,双方还曾经合资成立软件公司Taligent,以开发操作系统;同时,两家公司还合作开发过Kaleida多媒体软件。
不过,上述合作均未取得预期效果,Taligent和Kaleida最终以失败告终,而合作芯片,也未能击破英特尔垄断,以至于时至今日,在IBM转型软件和服务大背景下,其芯片业务不时传出出售消息。
“总之,他们过去的合作记录显然并不理想。毕竟,从1980年代开始,他们就是激烈竞争的对手,而且彼此想法差异巨大,企业文化冲突可以想见。”MarketWatch专栏作家普莱蒂表示,尽管双方合作有很多合理性,但这次能否成功难以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