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音乐能否撬开中国人的钱包?
Apple music,俗称苹果音乐,上线大概已经三个月了,美国用户的免费试用期基本结束,大家正忙着取消订阅,专家们乐观估计,能继续续费订阅的消费者应该在350万左右,同时,苹果音乐也大胆地进入了大中华地区,自此,iPhone6s上又激活了一个僵尸应用,至少在免费试用期,苹果音乐app是能点击的,只是不知道3个月之后会不会又变回僵尸。其实,Apple music只是苹果推出的一款流音乐服务,内置于iOS原生的“音乐app”之中,不再需要用户单独安装一个新的app.从资源方面来看,Apple music无疑是诚意之作,不仅有国内歌手的最新专辑,比如陈奕迅、林俊杰、邓紫棋等老鲜肉们,还有类似泰勒、EdSheeran这些国际大牌的歌曲,他们唱的歌可能不太符合中国消费者耳朵的审美要求,但也是不错的装逼手段,毕竟,中国现在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能够听懂英文。
苹果的音乐资源是诚意之作,但整个操作流程还是有点复杂,申请的Apple ID需要一个有效的支付方式,比如iTunes账户上没有余额了,系统会要求消费者绑一个有效的银行卡;另外,消费者普遍抱怨Apple music内植入了太多的功能,我们只是想听一些歌曲,却搞得跟学习编程一样,而在中国大陆上线之后,网上同样出现了消费者对卡顿、跳歌、资料库无法上传等问题的抱怨,总之,现在Apple music是一项基本合格的服务,歌曲内容本身可圈可点,但需要开发更好配套的服务流程,以及培养中国消费者的付费习惯。
有料任性,苹果没有免费的午餐
苹果走到现在这个份儿上,多多少少有点出人意料,早在2011的时候,各路专家就纷纷预测苹果要蔫了,特别是iPhone5的失败更是佐证了这一观点,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11年只是苹果爆红的一个起点,最起码是他们宽阔捞金之路的起点,而库克治下的苹果,从未提供免费的东西,他们甚至都没有考虑过要把iPhone6s的价格弄得低一点。曾几何时,“不能提供免费服务”竟然成了专家预测苹果衰败的导火索之一,但时至今日,苹果的财务状况依旧良好,是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不知道下回闹金融危机的时候,奥巴马会不会跑到苹果总部跟库克借钱,总之用四个字来形容苹果就是:有料、任性!
乔布斯没有把消费者当上帝供着,他只是提供最优秀的产品,让其他人的上帝们去通宵排队购买,同时,帮主认为果粉提供的设计建议都是狗屁;相比之下,库克要温和许多,最起码他没有嘲讽中国,这个苹果最依赖的市场之一,但乔布斯根植在每一位苹果工程师里的观念依旧存在,那些年轻的天才设计师们依旧傲慢,但他们之所以能继续帮助苹果赚钱,就是源于对产品和服务的精细打磨,这是苹果的料,也是他们能任性赚钱的主要原因。
现在,Apple music只是刚刚上线的服务,但已经有了一些非常不错的资源,比如前文提到的本土歌手和世界大牌们的名曲都将成为Apple music的料,以撬开消费者的钱包,而苹果音乐入华之所以能引发业界巨大的关注,更主要的原因在于,Apple music的商业模式有望推进中国版权正规化的进程。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盗版大国,我们能模仿出世界上任何精密的东西,具体到互联网,盗版更是肆无忌惮,或者说,互联网的音乐只有盗版、只有免费才能存在来,就连BAT这种级别的企业,也从不敢贸然收费,他们只是在官方的软件上标注收费字样,但只要消费者有耐心,多百度几下,肯定能找到免费的资源,这种行业现象困扰着整个中国在线音乐,越来越多的音乐制作人因赚不到钱而改行,比如著名音乐制作人高晓松不就改行去说评书了吗?相比之下,苹果要强势地多,他们总是在提供最优秀的UI设计,最稳定的操作系统,以及最稳定的iOS系统,所以,他们能把东西卖得很贵,不仅能通过硬件赚钱,也在软件和服务方面表现得可圈可点。下一个10年,苹果势必会通过硬件衍生出越来越多的付费项目,Apple music现在看似无足轻重,并没有贡献太多营收,但却是苹果战略转折的信号灯。或许,在硬件市场意兴阑珊之时,所有企业都要考虑转行做软件服务,而具有巨大硬件优势的苹果,转折起来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具体到中国市场,苹果音乐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本土的竞争对手,而是中国消费者根深蒂固的免费观念,这是中国市场的禁区,连BAT都不敢随便踏入的地方。现在,苹果音乐来华,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品牌影响力,以及这个企业之于消费习惯的培养能力。
事实上,早在8年前,苹果iPhone刚刚问世的时候,中国正流行山寨手机,价格在600元左右,任谁也想不到中国人现在会花10倍的价钱去买一个类似板砖的东西,但现实如此,苹果依靠其强大的硬件创新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培养了一个叫 “花6000块买一部手机”的消费习惯。如今,苹果正利用相同的手段来消费者新的习惯,比如花10美元买一首周杰伦的歌,或者花15美元买一首彭妈妈的歌儿。坦白讲,这个培养过程非常艰难,中国人更乐于向看得见的东西付费,比如实体的iPhone、实体的Tesla,即便是向服务付费,我们也更希望有实质性的产出,比如我们喜欢在饭店消费,能看到实实在在的鱼香肉丝、水煮鱼更让人觉得地踏实,但之于音乐这种过程消费,中国的大众消费群体还不太容易接受,所以,中国付费音乐需要长期沉淀和深耕的过程,国内企业做不来,他们比较注重短期效果,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进行长期投资。相比之下,苹果有巨大的硬件优势+加上改变世界的情怀,还是能做好一些需要长期沉淀的东西,事实上,iPhone之前,没人敢用一年的时间去研发一款手机,但事实又证明,好菜从来不怕晚!
免费经济,一场商业骗局罢了
如开篇所述,美国消费者能免费试用苹果音乐的时间已经基本结束了,有很多人选择了取消订阅,官方预计付费用户规模大概在350万左右,毕竟,在美国也有Spotify和Pandora这样的竞争者,他们是纯粹的音乐流媒体服务商,而且经常有一些免费的午餐,也正因如此,这两位竞争者更受欢迎,用户规模也更大,但显然苹果不会考虑免费模式,按照Apple music负责人的话来讲:如果苹果音乐提供免费服务,那么,我们会在一分钟内获得5亿的用户,但这没有意义,免费经济就是一场商业骗局罢了!
显然,苹果这位负责人尝试着用犀利的措辞来打击竞争对手,有点夸张,但并不影响其观点的正确性,事实上,笔者也有同样的观点: 天下没有免费的音乐。
一首好听的歌儿,没有办法向阳光和空气一样,可以由大自然提供,而是需要创造者99%的汗水和1%的灵感,以及整个音乐产业链的健康运作。或许在短时间内,这些人可以凭借情怀、理想等精神力量来支撑,但他们迟早要面对更现实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免费音乐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无人付费,他们吃啥;无人付费,他们穿啥,吃穿都没有了,他们还创作啥…所以,音乐行业要生存并壮大,听歌的人是一定要付费的,只是具体到中国,经过商人的逻辑重组,让消费者看上去享受到了“免费”的东西,可真正的实质是,他们只是把钱交到了另一个人手里。举个简单例子,免费音乐、免费视频在播放之前都会播放广告,这些广告很讨厌,越来越长,越来越猥琐,但永远不会消失,因为这是“免费”音乐软件几乎唯一的收入来源,而且,这些广告费用也势必会加入宣传产品的价格中,也就是说,消费者免费听了音乐,但却不得不接受其他产品更高的价格
更糟糕的是,一旦商业逻辑变得更复杂,处於消息底端的消费者就更不具优势了,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付费模式下,消费者直接掏10美元给音乐制造商,但免费模式下,消费者间接给音乐制造商10美元,同时直接给广告商5美元,且觉得这是世界真好!最后,希望中国消费者能尽快接受付费音乐模式,把钱付给优秀的音乐制作人,而不是糊里糊涂地付费给广告商,或者广告里那些并不太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