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信宜:全天候约访 与民意无缝对接
东镇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谭罡夜访村民。陈霄摄
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茂名信宜市东镇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谭罡身着运动装,打着手电筒,在旺同村里四处“串门”。此时,不少村民正悠闲地坐在院内抽着水烟筒,聚着聊天,看到谭罡进来,村民们连忙勾住他手臂让进屋内,随后,屋内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这是一个普通的周三夜晚,对于谭罡来说,也是自开启“白加黑”工作模式以来的一次普通夜访。去年11月以来,信宜市由1892名镇街干部组成400个主力团队驻点400个村(社区),目前已走访群众近12万户、57万余人,全市各级共投入资金297万元,收集意见1730条,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603宗。其中,“白加黑”是信宜颇具特色的工作模式,镇街干部白天开展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晚上组织开展“挑灯夜访”。
“村民白天忙于劳动,晚上才在家。我们选择夜访也是为了不耽误他们挣钱。”谭罡介绍道。相比常规访谈,夜访的优势极其明显,“晚上大家都很放松,抽着水烟筒聊家常,比在办公室正襟危坐地谈话要更有效果,更能出‘干货’。”
旺同村临近包茂高速和洛湛铁路,施工打桩对村里的不少房屋造成了影响,一些村民家被震出了裂纹。谭罡一行的驻点团队发现这个问题后,迅速跟施工方协调,根据受损情况为村民们争取到了两千到一万不等的补偿款。“这个钱其实并不多,但是村民们都很顾大局,知道这两条路对信宜发展的重要性,补偿过程很顺利。”
夜访的干部正在拆阅意见箱内的群众来信。陈霄摄
当晚,夜访的谭罡又收集到了几个建议,旺同村新建的休闲竹道离梁先生所在的自然村还较远,他希望能尽快延伸到村子里。此外,村里的垃圾桶和路灯希望能多配备一些。谭罡当场回复:垃圾桶问题将三天内解决,路灯和休闲竹道也会在近期给出时间表。
“其实,村民反映的事情很多都是琐碎和重复的,但是,我们沟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要加深干群之间的感情,这样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会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干部们夜访的确方便了群众,加深了感情,但干部也是人,八小时之外的劳动会否带来超负荷的压力?谭罡表示,工作之前,每个干部肯定都要协调好“大家”跟“小家”之间的关系,负担肯定会重一些,但是收获了民心,值得!
据了解,信宜至今已经开展夜访8500多次,受访9700户,收集到民意4800多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600多件。苦功也换来了实效,今年1-3月份,信宜的上访案件同比下降了70%左右,社会和谐程度有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