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举办“红荔飘香”书画艺术研讨会

15.06.2017  18:11

  “ 红荔飘香”广东茂名·安徽淮南书画艺术研讨会现场

   茂名市副市长崔爽参加研讨会并讲话

   茂名市政协秘书长杨培基讲话

   茂名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车永强参加研讨会并讲话

   茂名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徐华礼讲话

  翰墨歌盛世,书画写红荔。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一带一路”的书画艺术交流。由茂名市文广新局、淮南市文广新局、淮南市文联主办,茂名市书画院和淮南书画院承办的“红荔飘香”茂名·安徽淮南书画艺术研讨会6月13日在茂名市书画院召开。茂名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崔爽,原茂名政协主席、茂名市书画院终身名誉院长吴兆奇,原淮南市政协副主席、安徽省检察官文联主席、淮南市政协书画院院长许治安,淮南市沉陷区治理办公室主任廖延顺,淮南寿县文联主席黄先舜,淮南书画院院长陈浩金,淮南书画院副院长、六安市美协副主席谷朝光,寿县书法交流中心主任、淮南书画院特聘书法家李继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淮南书画院副院长廖亚辉,茂名市政协秘书长杨培基,茂名市文联主席车永强,原中共茂名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竞春,茂名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徐华礼,茂名市书画院院长廖静,茂名市书画院副院长杨中介及我市书画艺术家5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安徽省检察官文联副主席、淮南市政协书画院院长许治安发言

   茂名市书画院院长廖静发言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淮南书画院副院长廖亚辉发言

   茂名市书画院副院长杨中介主持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茂名荔枝历史文化悠久,从唐代开始,高州根子贡园的荔枝已名扬天下,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杜牧写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茂名荔枝千百年来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和阮元“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盛夏时节的茂名大地,漫山遍野丹荔流霞溢彩,慕名而来的宾客如云,欢歌笑语随着荔风飘向四方。荔乡茂名可歌可咏、可书可画的美景,为书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两地交流采风

  淮南,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称,淮南文化底蕴厚重。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招贤纳士,著书立说,编纂了千古名篇--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的《淮南子》,发明了华夏美食--豆腐。淮南名胜古迹众多,有被中外考古学家称道的“五古”(即古战场、古墓群、古寿州窑、茅仙古洞、古生物化石群),其中的淝水之战是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楚文化是古中原文化与楚蛮(今江汉一带)区域性土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基本要素是:青铜冶铸工艺、纺织和刺绣工艺、老庄哲学、屈原的诗歌和庄子的散文、美术音乐舞蹈等。淮南有着数千年丰富的文化积淀及独特的地方风采的茅仙洞、焦岗湖、寿县古城、八公山风景……都令人仰慕与神往。

  这次“红荔飘香”广东茂名·安徽淮南书画艺术研讨会主题是共同探讨“红荔飘香”广东茂名·安徽淮南书画作品展的持续举办,高质量举办而进行交换理念,希望两地广大文艺工作者,继续加强合作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深入生活,贴近群众,表达人民的心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回应时代的呼唤,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促进两地文化建设,推动茂名实现跨越发展和新海滨城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云杰 摄影报道

编辑: 陈梅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