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供销社系统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几点经验

19.12.2014  10:55

2014年初,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在全国铺开了供销社系统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茂名市争取了三个试点改革县,是全省最多试点县的地级市,分别为信宜、高州、化州三市(县)。按照“上下联动,双向流通”的模式,茂名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创出了各具特色的做法。

  一是高州市社实行省市县对接,缔结利益共同体,建设一体化经营网络,完善壮大了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和农产品经营服务网络。通过与省社天禾农资、茂名市社农资合作,供应源头和销售终端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高州市社农资经营的拓展和服务能力大大加强。目前,高州全市638个网点遍布城乡,年销售化肥3.36万吨,销售额2.65亿元。在农产品经营服务方面,该社依托完善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为农民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动了大批农民生产致富。如分界供销社就从领办蔬菜合作社入手,从种植、技术、农资、销售等各方面为农民提供全程综合服务,每年在该社农产品收购中心收购北运的蔬菜就达1.6万吨,助农增收350多万元,帮助了当地大批农民致富,受到省委副书记马兴瑞同志的好评。

二是化州市社通过联合合作和“县基一体化”的方式,基层社的资产得到盘活,组织建设得到强化。该社采取与茂名市社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或是向茂名市社融资、或是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促使一批基层社“起死回生”。年内,化州市社有七个基层社上马了重点项目,有的建设商贸城、有的建设加油站,有四个基层社建设了供销社大楼,最高的17层,总面积45100多平方米,所建的供销大楼均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另一方面,化州市通过实施基层社人、财、物由市社统一整合,人员由市社统一培训调配的“县基一体化”做法,该合并的合并,该重组的重组,使一批基础差、能力弱的基层社得以壮大。如,笪桥社改造后年收入从13万元增至100万元。化州市社的做法,不但盘活了资产,增加了收益,强化了组织建设,而且提升了基层社服务能力,彰显了供销社的形象。

三是信宜市社通过“四网联动”和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提升了基层社的组织建设和综合服务能力。信宜市社依靠农资、日用消费品、农产品、烟花爆竹等四大网络的优势,以57家专业合作社为阵地,加强基层社与农民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社的有效对接,开展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服务,形成一网多用、一网多能的综合经营服务体系。有点村级网点既经营农资又经营日用品,既提供农技服务又收购农产品,钱排、水口、贵子等基层社在这方面做尤为成功 ,基层社的服务平台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比如,由钱排供销社领办的“钱排李”三华李专业合作社建设了标准化种植基地1000多亩,直接带动种植农户576户,实现销售总额836万元,成绩十分突出,被农业部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通过上述做法,茂名市供销社系统的基层社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升级,网络优势进一步发挥,经营业务对接范围进一步扩大,服务功能及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一体化为农综合服务平台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