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质监部门落实胡春华书记视察茂名指示精神 以创新举措助推茂名重大平台建设

05.06.2014  13:18

  质监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今年初省委书记胡春华在茂名调研时指出要高度重视重大平台建设,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指示精神,创新思路,为加快茂名博贺湾试验区、高新区、水东湾新城“三大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找准着力点,助力博贺湾试验区深水大港建设。

  以安全和效率为着力点,主动助力博贺湾深水大港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 全力服务安全生产。密切跟踪区域项目建设进度,对工程建设领域施工起重机械、锅炉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进行重点监控,确保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作业,指导使用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目前,博贺湾试验区的180台(套)特种设备已按规定完成有关手续并投建使用,有效保证了项目的建设进度。 二是 主动服务进驻新区企业。对区域内涉及质量强市建设、技术标准化战略、计量检定、工业产品质量监管等相关工作进行对应认领,加强与滨海新区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络,紧密合作,及时开设行政服务窗口,为企业进驻新区营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市场环境。

   二、增添新抓手,推动高新区产业园扩能增效。

  把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服务作为新抓手,出台《茂名市质监局关于扶持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加快发展工作方案》,确定了17家企业为首批帮扶对象,从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等方面制定了12条服务措施,根据帮扶企业实际情况细化措施、量化任务,按任务倒排时间、倒逼进度。同时,以国家危险化学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核心,为高新区产业园企业提供产品检验、标准制定和咨询、质量和管理咨询、培训服务和技术研发等服务,推动高新区产业园扩能增效。 一是 加大检验检测设备投入力度,拓展检验检测范围,为产品质量监管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和有力的检测结果。2013年共检验11000多批次样品,其中委托检验5900多批次,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抽检4000多批次,对外出具检验报告10000多份。 二是 充分发挥国家危险化学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信息、管理、人才等优势,为企业提供涵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计量检定、产品标准制定、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打包”服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2013年,深入高新区企业免费开展“质量问诊”服务50多家次,提供技术指导200多人次,为企业排查产品质量隐患10余起,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30多条。通过与企业共享技术和人才资源,全方位提供技术支撑服务,茂名化工产品质量水平有了明显提升,2013年省级定期监督检验和专项监督抽查化工类产品不合格产品发现率10.5%,比2012年同期下降20.3%。 三是 进一步提升高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化学产业集群、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检测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使用,由国家危险化学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导制定的广东省地方标准《丁苯透明抗冲树脂》和《丁苯透明抗冲树脂》安全技术标准发布实施后,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充分运用科技成果开展生产,通过抢占产品生产技术标准的制高点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生产的丁苯透明抗冲树脂产品占据了国内50%以上市场份额。茂名鲁华化工有限公司根据该中心参与制定的省地方标准《异戊橡胶》生产异戊橡胶,产品各项质量指标已达到日本IR-10和美国Natsyn-2200水平。

   三、开拓新服务,促进水东湾新城扩容提质。

  为有效协调水东湾新城建设与电白区发展的联动关系,实现港业城一体化有机发展,根据水东湾新城作为实现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主要阵地的发展定位,对茂港区撤并电白区后的质监工作进行了及时调整,理顺了电白区质监局的监管范围,明确了监管职责。同时,深入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自2010年以来,共取消17项行政审批事项,合并1项,下放3项,转移1项,进一步优化了行政审批工作流程,平均缩短了审批时间25%左右。开辟服务“三大平台”企业的“绿色通道”,派出专人联系跟踪指导企业完善资料,提供一条龙服务。充分发挥“网上办事大厅”功能,完善“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等审批工作制度,对于市政府重点投资项目或其他大项目,做到“快事快办、难事巧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茂名市质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