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腐败窝案:镇长抵押贷款凑20万行贿求升迁

17.08.2014  12:07

茂名买官卖官风气畅行,成为官员中半公开的秘密。CFP图

  茂名159人涉嫌行贿买官窝案中8人被降职、63人被免职、71人被调整岗位

  据新华社广州电 近期,在数十名违法官员被刑事处理、锒铛入狱之后,广东省委向中央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通报中,公布了对茂名领导干部系列违纪违法案件中涉嫌行贿买官人员159人的组织处理结果:降职8人,免职63人,调整岗位71人,提前退休1人,诫勉谈话16人。

  这一结果,再次彰显了中央反腐“无禁区”、反腐“无时限”的决心和力度。

   30万美金:

   副区长的“转正”筹码

  在查处这场腐败案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广东省纪检部门立案调查茂名原市委书记罗荫国的当天,即赴他家里取证。办案人员惊讶地发现一个还未拆封的信封。仅仅几天前,为能提拔为茂港区区长而“跑官”的茂港区常务副区长谭某,刚刚送上约30万美金的贿金。信封里赫然附着谭某的简历和名片。他已经在副处位置待了8年。于是,谭某成为最后一个给罗荫国送钱买官的人,也成为罗荫国案第一个证据确凿的涉案人。

  谭某的同学感慨:谭某经历挣扎,最终对“逆淘汰”的环境丧失信心。“其行可耻!其情可悲!

  在“上梁不正”的腐败之风下,茂名“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调动”的官场潜规则大行其道。

  茂名案涉案人员职位之高、数量之多、性质之严重,全国罕见——

  茂名原市委书记周镇宏和其继任者罗荫国、原常务副市长杨光亮、原副市长陈亚春、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育英、原市委政法委书记倪俊雄等人“落马”,涉案人员包括省管干部24人、县处级干部218人。茂名市辖6个县(区)的主要负责人无一幸免,波及党政部门105个,其中159人涉嫌行贿买官。

   前腐后继”的

   两任“一把手

  茂名腐败成风,两任“一把手”的“率先垂范”作用恶劣。

  茂名案发时,周镇宏已升任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他被当地官员视为打开买官卖官“潘多拉盒子”的人,将所谓“市场逻辑”引入官场,是茂名窝案的肇始者。

  茂名当地一些干部回忆,2002年至2007年,周镇宏任茂名市委书记时,曾被戏称为“周大炮”——因为他提出来的战略规划几乎都是“放空炮”,只停留在书面上、讲话里,根本没有落到实处。

  “这样一个说空话、搞贪腐的人被重用,对罗荫国的刺激极大。到了他主政的时代,买官卖官就完全公开化、常态化了。”当地干部说。

  吏治腐败不仅仅是利益集团里的“圈钱”游戏,干部队伍肌体的侵蚀,也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乏力。

  走在茂名市中心,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广东发达地区的地级市。陈旧、凌乱的城市面貌,令人以为时光倒转至上世纪90年代。从2005年到2011年,茂名人均GDP在全省21个地市里一直处于中下游,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周、罗主政时期,茂名“修路难”问题突出。土地出让招拍挂都是走形式,找几个老板一商量就把地价谈好了,不少腐败官员把修路当成“分猪肉”趁机渔利。

  宽阔平坦的迎宾大道,如今被不少市民认为是当地最好的路。但在多年前,这条公路的前身“水林路”是一条臭名昭著的“烂尾路”。据知情人士介绍,由于冯立梅等5名市县领导的插手,十几公里的路被分成5个标段,分别交给自己的亲戚或关系户来做,结果一拖就是许多年。后来的干部接手后,只用半年就把路修好了。

   官位有价如商圈 相同条件价高得

  窝案爆发前的几年里,茂名买官卖官风气畅行,成为官员中半公开的秘密,民间甚至流传着从科长数十万元至副市长数百万元的“价目表”。

  2014年2月,周镇宏被河南省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死缓。周镇宏先后多次收受33人贿赂的人民币2464万余元,此外,还有折合人民币3700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明来源。

  2013年7月,罗荫国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判处死缓并处没收个人财产。据悉,1993年至2011年,罗荫国单独或伙同其妻子邹继芳收受64名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商人贿送财物,其犯罪金额合计过亿元。

  在“一把手”的前后带动下,茂名官员买官卖官的行为异常疯狂。2012年7月,倪俊雄因受贿罪获刑15年,没收财产300万元和违法所得338万元。倪俊雄在任职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期间,利用提拔使用公安系统干部的机会卖官敛财。他的特点是小到两三万,大到上百万,大小通吃,来者不拒,甚至还采用了“相同条件下价高者得”的荒唐逻辑。

  涉案者中有些基层干部的“从众”令人感喟。信宜有个镇长是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生,努力工作卓有成效,每次开干部大会都受表扬,但多年没有提拔。为了升任镇党委书记,他抵押贷款5万元,凑了20万元行贿,此后很快被提拔,却也因此受到处理。

  (原标题:镇长抵押贷款凑20万行贿求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