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老兵"范秀桥 从军11年荣立3次二等功的老民警

01.08.2016  20:40

他,从军11年,从警30年!他,已记不得身上有多少道伤疤。这些伤疤是他的回忆、是他的经历、是他从军的印记、更是他的荣耀!每一道伤疤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每一道伤疤,都能让人看到他枪林弹雨中背后的英勇无畏!

他,是有三次越战经历的老兵;1979年——1985年六年间,先后参加了1979年的对越南自卫反击战;1981年法卡山收复战;1985年龙州阻击战!荣获个人二等功3次……

在给我们描述30多年前的越战经历时,依然激动,依然慷慨激昂!“犯我领土者,虽远必诛!”的英雄情怀依旧!

他,就是肇庆市公安局端州分局民警——范秀桥。

入伍两年战场上火线入党

1976年,范秀桥应征入伍,成为一名陆军炮兵连的士兵。从肇庆广宁山区走出来的范秀桥,将农村孩子能吃苦、不怕累、好学习的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训练刻苦,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他很快成了连队里的行家里手,多次在连队的各项综合技能考核中荣获全营第一的好成绩。

光说不练没用,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方法就是多学多练,哪怕我没你聪明,但是只要我勤学苦练,我就一定能够赶上你!”范秀桥说,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但每当谈起行军打仗、作战部署、枪炮兵器,他依然头头是道。

1979年2月,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范秀桥所在连队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163师,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正面打击力量。

这次战役中,范秀桥与战友们将敌人从友谊关一直打到了越南境内的同登县。由于在作战中的英勇善战,范秀桥所在的连队得到了团部的表彰,作为班长的他也因此荣获第一个个人二等功,在枪炮声中光荣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法卡山收复战: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

1981年5月5日,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最激烈法卡山收复战正式打响。此时的范秀桥已经是广西边防部队的一名小排长,他所在的连队在这次的收复战中负责四号高地的收复与防守。

在这次的战斗中,范秀桥所在连队连长与一排长光荣牺牲,副连长、二、三排长重伤,唯一还能坚持战斗指挥作战的就剩下四排长——范秀桥。

如果当时那颗炮弹的弹片再插深一二厘米,估计我也跟随九连长去了。”在采访中,范秀桥掀起衣服,给我们展示了位于胸部左侧与脚面的伤疤。

当时,一颗120口径的迫击炮弹在他身边不到十米远的地方落下。作为炮兵的范秀桥知道这种炮弹在落地后即会爆炸,弹片呈平行散射状。于是他本能地高高跳起,幸运地躲过了主要弹片的重击。但依然有零散弹片击中了他的肋部以及左脚,并把他左脚面的韧带割断。

进行简单的包扎后,范秀桥继续坚守阵地。“因为当时九连还需要人指挥呀!我还能动,对于四号高地也最熟悉,我肯定要与战友们并肩到底啊”!炮弹的热能冲击,还是把范秀桥浑身上下熏黑了,头发与衣服烧着,而他也被团部火线提升为副连长,荣获第二个二等功!

没有人不怕牺牲,但是国家需要我们、人民需要我们,这容不得我去考虑,而且我也没有去考虑。”范秀桥说,“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部队的口号是‘亏了我一人,幸福十万人’!所以,在国家需要我们、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丝毫不退缩!

从警三十年孜孜不倦忘我工作

相比从军枪林弹雨的轰轰烈烈,三十年的警察生涯算是波澜不惊。

1986年,范秀桥回到了家乡美丽的肇庆市,副连级转业、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的他加入了端州公安,脱下军装穿上警装他成为一名基层民警,没有怨言、没有情绪、没有要求,只有踏踏实实、孜孜不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巡逻队、防暴队、派出所、看守所、巡警大队教导员、治安管理大队危爆品管理……在各警种、各单位都留有范秀桥同志的足迹。他时刻以共产党员、以军人的作风要求自己,与其共事的同事无不对他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折服,是大家心中的“老模范”。

在蓝塘派出所工作期间,蓝塘工业区偷盗案件频发,为打击偷盗,整顿工业区的治安环境,范秀桥与同事一起,奋战三个月,在三个月里没有睡过一天舒服觉,对偷盗行为开展严厉打击,最终换来蓝塘工业区的一片安宁。

那天刚好下很大的雨,一辆悬挂军队牌照的货车停在路边装垃圾。”出于职业的敏感,范秀桥觉得非常可疑,一眼即看出军牌应该是假的。于是马上组织同事上前对该辆“军车”进行盘查。开始,这些“军人”还很强硬,不接受检查,但在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越战老兵面前,这些“军人”没两下就被识破。原来他们是一伙偷盗摩托团伙,车上装得都是偷来准备销赃的车辆,足足有15辆。

一个长期活跃在城区的偷盗摩托团伙就这样被范秀桥破获,并连带侦破二十多宗摩托车失窃案。

2005年,范秀桥岗位调整到治安管理大队,负责的民爆、枪支弹药管理等工作,换他的话说就是:大半辈子都跟枪炮打交道!“枪支弹药管理工作不等同其他工作,所以上班时间决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范秀桥说。管理民爆与枪支弹药工作11年来,他认真细致,工作零差错。

一个人无论能力多强,多有能耐,他都脱离不了组织!无论他在那里、身处何方,他都需要组织,离开了组织,他什么也不是!”——范秀桥。

(沈建平 黄华其 编辑:布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