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河干流中上游段整治年底前完成

18.08.2015  10:06
随着“四河”污染综合整治全面启动,“四河”部分河段水质有所好转。深圳将在今年底前完成茅洲河干流中上游段综合整治项目,

  17日下午,省环保厅副厅长陈光荣受省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就落实《关于加强广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污染整治的决议》的有关情况作了汇报。

  广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简称“四河”)是珠江口东西两岸和粤东西两翼污染最重的跨市河流。2014年7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广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污染整治的决议》。按照要求,省人大将于2015年9月听取和审议省政府落实《决议》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

  据了解,我省对广佛跨界区域、茅洲河和练江流域实施环保限批,严格控制重污染项目建设。茅洲河流域的深圳市已经完成茅洲河中上游干流综合整治工程70%的工程量和支流鹅颈水整治工程约30%工程量,同步推进木墩河等支流整治工作,东莞市开展了人民涌及陈蔡涌连接渠项目征地补偿和拆迁公告,编制新民排渠生态修复初步方案。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深圳市沙井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35万吨/日)已完成可研和环评,东莞市长安镇与长安新区合建污水处理厂(20万吨/日)也已经完成招标。陈光荣说,随着“四河”污染综合整治全面启动,“四河”部分河段水质有所好转。

  2015年上半年,广佛跨界主要河流22个断面的水质状况基本保持稳定,茅洲河综合污染指数和主要污染指标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5%、17.5%和23.3%,练江青洋山桥断面氨氮浓度下降8.8%。小东江与上半年同期相比全河段综合污染指数下降5.9%,主要污染指标氨氮下降4.4%。虽然“四河”污染整治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水污染状况仍相当严重。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按照有关规定对广佛跨界区域、茅洲河和练江流域实施环保限批,建立健全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在广佛跨界区域、茅洲河、小东江等流域每年淘汰10%、在练江流域每年淘汰20%的重污染企业。另一方面,深圳将在今年底前完成茅洲河干流中上游段综合整治项目,动工建设鹅颈水、木墩河、新桥河、塘下涌、共和涌5条支流综合整治工程,加快老虎坑水等16条支流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动工建设。在重点建设沿河截污工程方面,深圳2015年底新增流域配套支管网200公里以上,东莞市2016年底前完成茅洲河流域支次管网建设。此外,深圳还将在2017年底建成沙井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东莞市2016年底前将建成长安与长安新区合建污水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