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精准治理点亮中国绿色发展之梦
青海海南当地藏族农牧民参与治沙造林工作。新华社记者李琳海摄影
新华社西宁6月19日电 (记者李琳海、张文静)郭增鸿开车按“s”线路行走在高原无边的荒漠上,他一直提醒身边的司机不要压着刚长出的柠条。
“这些种子和树苗能在青藏高原的沙漠里成活太不容易了,它们是荒漠变成绿洲的希望,我不希望人为伤害到这些生长在荒漠中的幼苗。”他说。
6月中旬,记者驱车和郭增鸿来到了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廿地乡切扎村塔拉滩的一块沙漠区。放眼望去,一块块沙丘地上种的乌柳、柽柳、柠条已长出新绿,令郭增鸿高兴的是,3年前他们种下的不足80公分的乌柳现在长得比他还高。
“经过林业工作者和当地牧民的精心呵护,这些耐寒、耐旱且根系发达的灌木终于在沙漠里扎了根。”他说。
“塔拉”为蒙古语,意为高出的台地。记者采访的二塔拉地区位于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内,这里海拔3100米,离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约30公里,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郭增鸿在观察二塔拉沙漠里长出的乌柳。新华社记者李琳海摄影
54岁的郭增鸿是青海海南州共和县林业站林业工程师,与治沙造林打了近20年交道的他见证了高原荒漠治理之路。他说,塔拉滩气候恶劣。在冬春季节,一晚上沙丘直线流动距离可超过10米以上。即便到了盛夏季节,只要下起雨,这里就会夹杂着风沙吹起刺骨寒风。
“要想让沙漠变绿必须先稳住沙丘。”郭增鸿说,这些年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和三江源一期、二期工程有序推进,林业部门不断用麦草、稻草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草方格沙障,这不仅可以防风固沙,还能够截留降水,草方格也被外界赞誉为“中国魔方”。
青海省海南州林业局造林科科长马贵林介绍,“十二五”期间,海南州完成防沙治沙面积52万亩,封沙育林草62万亩。青海省林业厅造林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青海省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88.7万亩,相关工程完成投资达30351万元。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全球荒漠展望》报告,目前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地球40%以上的土地为旱地,世界人口的1/3居住在干旱地区。荒漠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环境和社会难题。
郭增鸿(右)和马贵林在检查做好的稻草方格。新华社记者李琳海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防沙治沙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国遏制了肆虐的“沙魔”,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和干旱的成功典范。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今后5年中国将治理沙化土地1000万公顷,力争到2020年使全国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拥有中国最先进的防沙治沙技术和体系,曾解决“包兰铁路”这条沙漠铁路面临的风沙难题,也曾解除了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著名旅游胜地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的风沙危害。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研究员、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站长屈建军带领的团队在中国的戈壁沙漠地带建立起了“以阻为主、固输结合”的风沙危害防治体系。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这里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特景观闻名于世。近20年来,受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景区内原有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风沙自然流场改变,导致南北沙山不断向月牙泉推移,严重威胁月牙泉的“生命安全”。
通过航片解析、航空摄影测量和GPS测量等手段,结合风沙流场观测分析,屈建军及其团队发现东北风等风向作用下的输沙动态平衡是维持鸣沙山和月牙泉长期稳定共存的关键动力条件,月牙泉近期的萎缩主要取决于入泉东北风的受阻与减弱。
屈建军说:“有了这些认识,再施以精准化的防治措施,就可以解除月牙泉的沙害。”
目前当地政府在鸣沙山月牙泉的东北风通道上采取了拆除建筑物、以灌木代替乔木、建立人造戈壁床面等措施,以有效疏通东北风通道,改善了南北沙山的风沙气流,基本恢复了这一区域风沙输移的动态平衡,遏制了月牙泉的萎缩趋势,为月牙泉的稳定存在提供了科技保障。
从当年“风沙逼近北京城”,到绿色屏障不断加固,防沙治沙工程取得了历史性转变。在中国西北版图上,黄色中的绿色由一点点、一丝丝,逐渐变成一块块、一片片。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院长王涛认为,中国治沙科技工作者已树立起了精准治沙和精准施策的理念,目前中国治沙工作在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科技支撑和法律保障下,取得了瞩目成就。
“中国防治荒漠化的成效,贡献给世界的不仅是有形的生态建设成果,更是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青海省林业厅副厅长王恩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