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将构建老城步行系统

31.10.2017  13:43

大洋网讯  老城如何提升街区活力?荔湾区提出要打造8平方公里旧城的步道系统,重点实现陈家祠、动感小西关、粤剧博物馆、上下九骑楼街、十三行创意集市、清平养生坊、沙面等多个历史文化景点的有机连接,并促进沿线街区有机更新,全面提升旧城环境品质。昨日,荔湾区老旧小区步行空间网络规划设计项目开始招标,将构建15分钟社区步行生活圈。

引导步道沿线旧社区更新

目前荔湾旧城现状环境残旧、公服设施不足、步行道狭窄、行人过路设施考虑欠缺、街景吸引力未能展现,亟须切实有效的城市宜居更新。荔湾旧城是广州老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广州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区,也是全市老旧社区较为集中的区域,历史文化保育和活化利用、居民居住环境改善诉求都十分迫切与强烈。建设步道系统不仅是对步行通道本身的修缮提升,同时也是串联、引导沿线老旧社区及其他城市更新项目推动的系统性工程,有助形成以步行网络为依托的旧城区综合提升的良性循环。

根据招标公告,本次规划研究范围为荔湾旧城区东风西路以南区域,土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

打造宜行西关讲述广州故事

本次构建荔湾旧城步道系统,要打造“宜行西关”,讲述“广州故事”,体现“老广味道”。一方面满足本地居民便捷日常出行的需求;另一方面满足游人体验西关风情的需求。招标公告中提出,要打造品质化、品位化的西关城区,将步道系统构建与更新项目推进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旧城系统性更新。

按照荔湾区传统文化商旅活化提升区建设的总体思路,结合现状特征,提出旧城区步行系统空间布局总体方案,重点实现陈家祠、动感小西关、粤剧博物馆、上下九骑楼街、十三行创意集市、清平养生坊、沙面等多个历史文化景点的有机连接以及串联近期重点更新项目。

构建旧城“公交+慢行”系统

旧城步道系统具体将如何打造?招标公告总要求,通过对旧城交通组织优化和系统提升,构建旧城区“公交+慢行”绿色交通系统,引入精细化交通设计和组织手法,提升步行连续性,改善步行环境,为实现点线面串联文商旅发展资源、引导活化旧城功能提供交通设施支撑。

公共服务设施布点方面,重点解决两个需求:一、解决本地居民服务需求,基于步行道沿线街道和社区的设施优化需求,结合更新资源(可改造用地及可利用的建筑)提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方案;二、解决游客游憩需求,在步行系统沿线增加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

文/广报记者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