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怀远驿距今已超过千年 昔日涉外“宾馆”隐于市

09.06.2017  13:56

大洋网讯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十三行所处的区域,是清朝时期广州对外贸易的核心区。而在十三行区域的北面,有一条不足4米宽的小巷,在数百年前曾是中国对外贸易唯一的出口,这里的对外贸易方式更是十三行行商制度的雏形。

溯源:

曾用于管理外商接待工作

对于很多老街坊来说,要说清楚怀远驿这个路名的来由,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怀远驿这个名字的历史可追溯到宋朝时期,距今已超过千年,要想说清楚其来源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根据广州地情网资料显示,在封建时期,我国常把接待远方来客称为“怀远”,又把供给递送公文来往使节、官员暂住和换马的场所称作“驿”。早在宋朝时期,官府就在离珠江岸边不远的古西湖药洲上(如今教育路药洲遗址附近)改奉真观为怀远驿,专供外国使者、商人下榻和从事贸易活动。

宋朝的怀远驿在古西湖的药洲上,那么现在的怀远驿又是何时形成的呢?据《广州城坊志》记载,在明朝永乐年(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初期,东南亚、西洋等国家均对中国十分恭顺,所以会定期向中国进贡。为了方便招待海外诸番朝贡,官府在福建、浙江、广东三省设立驿馆,在福建的叫来远驿,在浙江的叫安远驿,在广东的名叫怀远驿,各驿皆设驿臣1人,管理接待工作,相当于如今的宾馆或招待所。据记载,广东的怀远驿位于当时广州城西外的蚬子步,即如今荔湾区十八甫路附近,所以该地也因此而得名。

威水史:

曾有120间房屋接待外宾

说起怀远驿威水史,不得不提当时明朝的外交政策。明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不允许私人经营对外贸易的业务,外国的客商想要与中国进行商品贸易,必须以进贡的名义携带一定数量的商船和货物才能与中国进行贸易,这就是“朝贡贸易”,而怀远驿就是当年接待这些外国贡使和随行人员的位置。

广州是中国古代最早开放的门户,在唐宋年间已经开始设立对外贸易机构,到明代,广州已是“万国衣冠,络绎不绝”的一个著名对外贸易港了。据了解,当年怀远驿最风光的时候,整个区域有房屋一百二十间,雕梁画栋十分繁华。当时怀远驿除了招待使节商人外,更是当时政府部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中国官吏会检查外国船只运来的货物,并进行抽税和收购。而到中国进行“朝贡贸易”的外国商人,可以通过牙行的“牙人”(即现在的中介)帮忙把官府收购后剩下的货物卖出,然后买回中国的产品。当年的牙行,带有半官商性质,负责评估货价、介绍买卖、协助官府征税和管理外商,这也是后来十三行行商和近代买办的雏形。

变迁:

商贸兴衰皆因水文变迁

怀远驿最鼎盛的年代,要数明末清初,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当时的政府取消了福建、浙江两地的市舶司,仅保留广东广州市舶司,实行一口通商,怀远驿成为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也形成了短暂的辉煌。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1722年)清政府在怀远驿南面(今文化公园一带)修建十三行夷馆,将对外贸易的机构转移往十三行区域,形成以十三行为核心的对外贸易中心。

从城中的古西湖迁往砚子步,再由砚子步迁往十三行,广州对外贸易的中心一直在变迁,这与广州的水文地理变迁有关。宋朝年间,古西湖位于当年广州两大重要内港之一的西澳附近,外国商船可以停泊在西澳码头区,到怀远驿从事贸易活动。到了明朝,西澳逐渐淤塞,为了方便外商贸易,必须另选地点。虽然广州城内依旧有其他临近的码头,但出于对外商的戒备,怀远驿的选址不能距离广州城太近,也不能太远,所以十八甫蚬子步就成为当时的选择。根据荔湾区志显示,在荔湾曾有怀远驿码头,位于现在怀远驿的位置,曾是一个码头区。到了清朝初期,因为江岸不断向南伸展,所以贸易区域也随之南移。

现状:

成西关男装批发集散地

曾经的风光难敌岁月冲刷,走过如今的怀远驿,很难与六百年前那个商贾凑集如云、财货积聚满市的商贸核心联系在一起。从十八甫路走入怀远驿,可以发现这条巷子并不宽敞,仅四米宽的道路两边大多是砖木结构的西关老屋,光滑清亮的麻石板路给人一种岁月流转的气息,曾经的对外贸易重地已淹没在众多老街里。

虽然岁月带走了怀远驿的风光,不过这里依旧传承着它的商业气息。随着十三行区域发展成为广州重要的服装批发聚集区,怀远驿也在这样的氛围中继续着它的使命。走过怀远驿,可发现大部分一楼的房子都成为了服装批发商户的仓库,而在怀远驿的南端路口则建有西关男装批发的中心,往来如梭的人流仿佛在延续着当年外商的影子。

怀远驿

怀远驿位于荔湾区,呈南北走向与康王南路平行,北接怀远北街,南接十八甫路,全长约150米,宽约4米,附近还有怀远北、怀远横、怀远北横等小巷以及以怀远驿得名的怀远社区。

(信时记者 王智汛、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