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文创精品 感受文创魅力

12.11.2014  14:33

   导读:11月10日,第二届客家文博会胜利闭幕。在四天时间里,各地文化创意产品荟萃梅州,不仅让带有浓浓“客”味的文创产品得到了大力推广,也让创意无处不在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市民与企业之间掀起了阵阵“文创风暴”。据数据显示,第二届客家文博会总参观人数高达36万人次,总交易额达2650多万元。

  ●本报记者 郑炜梅

  小丑造型的陶瓷酒壶、娃娃造型的布料背包、用牛角雕琢而成的群虾图、围龙屋造型的砚台……近日,院士广场及其周边地段“沸腾”了,36万从各地前来参观的游人蜂拥而至,欣赏文博会上呈现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这里,人们说得最多的是文化,看得最多的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

  第二届客家文博会汇聚了各地169家文创企业前来参展,它们带来了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在这场文化创意的盛宴里,无论是“阳春白雪”或是“下里巴人”,漫步其中你都会有惊喜的发现。在科技展区,5D电影、航拍机等高科技产品让人大开眼界;在本地文创展区,你可以发现一件雕塑可以运用N种材质,可以是石头、树根,甚至是蛋壳……文博会的丰富不仅止于此,美术爱好者在艺术衍生品展区可以见识到林风眠、吴冠中等大师杰作的高仿精品;工艺品发烧友可以在本地和台湾文创展区感受雕刻、陶瓷、刺绣等数十种工艺品的绝技;有着传统文化情结的市民,则可以在“非遗”展区感受“非遗”项目的神奇魅力。

  客家文博会是以客家文化为纽带的文博会,尽管来自全国各地的展品丰富而且多元,但“客家+创意”的产品始终占据了主导地位。你瞧,泥塑、木偶剧、陶瓷、手工画等各地客属地区的客家创意产品令人惊叹;再瞧,样式新颖的客家服饰、公仔、雕刻也颇受市民喜爱……在本地文创展区,一部名为《听我来讲古》的木偶剧攫取了众人的目光,展台前围着满满当当的人。走进细看,这部木偶剧是以客家人传统的生活场景为背景,按1∶10的比例打造,不同于传统木偶剧,这部实景木偶剧控制线全部藏匿于台下,同时,制作者还配上山歌对唱将其制作成了视频短片,两相结合,颇有韵味。在文博会现场不断“淘宝”的过程中,琳琅满目的产品无不令观赏者惊叹于文化传承过程中创新的魅力。让人惊叹的文化创新产品也让展商们收获了众多订单,大多数展位的热销产品全部售罄。据数据显示,为期四天的文博会里总交易额达2650多万元。为此,展商兴奋地说,借助文博会平台,大大开拓了市场,四天收获的订单远超门市店两个月订单的总和,明年要提早报名再次参展。

  然而,文博会展出的不仅是展品,收获的不仅是订单,更是跨地域的文化交流与思想的融合、碰撞。从台湾远道而来的展商陈宙凡在亲历了首届客家文博会的盛景后,今年他租下了两个展位前来参展,主要销售客家特色的服饰、饰品、陶瓷等。“各地消费水平不一样,对梅州市民来说我们产品可能偏贵,但此行前来参展销售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希望加强文化交流和碰撞,感受梅州地区独特的客家文化。”他说,此行他在点点滴滴中也感受到了台湾客家与梅州客家的风俗差别,让他在产品创作中涌现许多灵感。同样,本地展商在各地文化碰撞中也得到了很多启示。“在文化含量较高的陶瓷制作方面,产生了许多新的奇思妙想。”陶瓷展商钟小斌说,此次他也购入了许多展品,期望公司的工艺师们能从中得到启示、收获灵感。

  “日新无已,望如朝曙”。虽然第二届客家文博会圆满闭幕了,但它带来的精彩与启示永不落幕,这将引领我市在文创之路上越走越宽阔。

  本版策划:张德祥  王赢杰  统筹:张柏明  协调:李锦让  陈嘉良

  ●本版图片摄影:钟小丰  连志城  吴腾江


“咦,好神奇,背景是蓝屏,拍出的照片背景却是我向往的远方美景,圆了我的旅行梦。”在本地文创特色展区,市民在选景点、合成照片、圆旅行梦。

1∶10制作的实景木偶剧《听我来讲古》的微景舞台前,可以看到青葱的蔬菜,劳作的农民,对传统客家生活场景的再现,引得众多市民驻足围观、拍照留念。


蛋雕是一门新兴的“微艺术”,创作作品要经历选蛋——构思——布 图—— 雕刻——修整——装裱的过程,由于材质薄脆不匀等原因,在以刀代笔的创作过程中,要自始至终保持“心静、手稳、下刀准”。


丰顺观赏石,简称丰顺石,与中国四大名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一样,属于叶腊石种类,主要分布在丰顺汤西、北斗、建桥等镇,被藏石界称为中国观赏石新秀。此作品名为《丰收》,在厦门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上荣获金奖。


蕉岭县的“长寿食品”名声越来越响亮。在蕉岭县展馆,众多健康食品吸引了大批市民。


经过精雕细琢后的丰顺石身价倍增,不少市民纷纷掏出手机将难得一见的作品拍摄下来留念(钟小丰 摄)


客家梦工厂正在建设成为我市文创产业的孵化基地


客家山居图展现场,画家们在作画。


梅江区展馆的婚庆文化展示了各类融合客家元素的创意婚嫁用品。近年来我市不断拓展婚庆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婚纱摄影、服装、礼仪、婚礼秀、婚庆展赁等特色项目,丰富婚庆文化内涵,打造幸福导向型产业。


梅州市2014年陶艺·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骨质瓷天地方圆瓶


梅州市2014年陶艺·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梅兰竹菊留釉花瓶


文博会现场一“超级奶爸”左手抱孩子,右手拍照逛展会。


以客家围龙屋为雏形的陶器作品


展示客家人文历史的泥塑作品:一本书的造型内嵌客家老屋,散发出厚重的时代和历史感。


作为中国青花瓷之乡,大埔出产的陶瓷蜚声海内外(钟小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