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医疗器械购销成腐败多发环节
记者日前从清新区检察院获悉,今年以来,该院在该区医疗卫生系统先后查办职务犯罪案5件5人。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在药品和医疗器械购销环节职务犯罪呈易发、多发态势。该院认为该类职务犯罪需引起重视,应不断完善医药采购公开招投标制度,推行“阳光采购”,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以杜绝该类案件再次发生。
多为收受药品耗材商红包
清新区今年查办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案5件5人。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已有清新区人民医院原院长成阳、清新区卫计局原副局长江森明因腐败被调查。
办案人员发现,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案5件5人中,涉案人员多为掌握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实权的官员或管理人员,发案环节相对集中于非招标的药品耗材和医疗器械采购等环节,单次作案数额不大,但作案持续时间长、次数多,属于典型腐败行为。
在涉案人员上,该院立案查处的5件5人中,其中3人分别是当地卫计局原副局长、相关医院药剂科、检验科主任,他们掌握卫生管理审批权、药品、耗材、试剂、医疗器械的采购权,成为药品及医疗器械供应商重点“公关”对象。
在作案手法上,所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中,作案持续时间均为5年以上,作案次数均在6次以上,大多是腐败人员在逢年过节收受贿赂。药品耗材供应商惯常利用每年的春节有发红包的社会风俗,而借机给医疗卫生系统有关人员送钱。
非招标采购环节易生腐败
为何发案环节相对集中于非招标的药品耗材和医疗器械采购等环节?分析认为,目前,药品耗材采购包括基本用药和常设专科用药、新药、试用药、麻醉药、管制药、耗材等采购。前两种药品按规定必须通过集中招标采购,后几种一般由各医院自行采购。集中招标采购药品相对规范,出问题的机会较少,问题比较多的是非招标的药品和耗材采购。药品耗材供应商在推销药品耗材过程中,惯用的手法是向院长、药剂科或检验科负责人等行贿,这些人利用手中的职权令医院向其购买药品或耗材等。
发生在医疗卫生系统的职务犯罪,可能间接导致药价“虚高”,医疗成本上升,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办案人员建议,为预防此类职务犯罪,一是要加强教育,实行重点岗位轮岗、换岗制度;二是要完善医药采购、公开招投标制度,推行“阳光采购”。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招投标制度,可由医院专门技术人员、采购人员、科室负责人员、财务人员、纪检监察人员、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部门人员组成招投标评委小组,制定招投标工作具体实施方案,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在此基础上,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有劣行企业及个人,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增加其违法犯罪成本。(张俊 王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