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2022年中荷先进材料论坛暨响应型材料与器件集成国际联合实验室研讨会

02.04.2022  17:54

3月28日至29日,由华南师范大学、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荷兰驻广州总领事馆联合举办的2022年中荷先进材料论坛暨响应型材料与器件集成国际联合实验室研讨会在中国广州市和荷兰埃因霍温市共同举行。

本次论坛是值中荷两国建交50年之际,为深化中荷先进材料领域交流,寻求进一步合作的盛会。论坛得到了广东省科技厅国际交流项目支持,从2019年筹备拟于2020年3月召开,受疫情影响延至今年。经过线上会议网站宣传以及线下持续的积累和争取,中荷的领导及专家们克服疫情困难,终于通过会议软件实现了“云论坛”。论坛由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Dirk Jan Broer、华南师范大学周国富教授、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Albertus Schenning教授担任荣誉主席,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刘丹青助理教授及华南师范大学袁冬副研究员担任主席,线上线下参与人数逾200人。

出席嘉宾包括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赵静、欧洲处处长石玲,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庄嘉,荷兰驻广州总领事Michiel Bierkens,荷兰驻中国大使馆科技参赞Freek Jan Frerichs,荷兰NWO高级政策官Berry J. Bonenkamp,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龚建文、处长杨慧芳,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孙翔、交流合作处处长刘翔,荷兰CBBC负责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乌德勒支大学教授 Bert Weckhuysen,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Bernard L. Feringa,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雷,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Dirk Jan Broer、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Bert Meijer、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Alfons van Blaaderen、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Hans Kuipers,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校长 Frank Baaijens、化工与化学学院院长 Fausto Gallucci、化工与化学学院行政董事 Mark de Graef、工业工程与创新学院院长Ingrid Heynderickx,内蒙古大学常务副校长武利民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我校校长王恩科、副校长杨中民、科技处处长赵灵智、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谭伟红、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院长周国富、研究院党委书记陈必华等出席了在大学城校区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的线下广州分会场。

论坛由周国富教授及Dirk Jan Broer院士主持。首先,赵静祝贺论坛开幕,她表示荷兰是中国在欧洲的重要合作伙伴,2014年两国元首共同确立了中荷“开放务实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充分体现了两国关系特点和未来发展目标。中荷开展了长期科技创新合作,基础牢固,务实深入,成果丰硕。她对华南师范大学和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克服疫情阻碍精心组织筹备,为中荷科研人员在先进材料领域的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表示充分肯定。化学是两国重要产业之一,希望中荷化学涂层领域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进展报告能带来更多有益的经验,本次论坛中荷顶尖科学家的学术报告能激发更多思考,发掘两国未来合作潜力与机遇,也为双方科技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随后Wim Geerts、苏光明、Frank Baaijens、王恩科及Bert Weckhuysen分别致辞,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中荷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合作现状给予积极评价,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中荷科技合作的投入和支持,希望本次论坛推动双边材料学科发展,进一步推动世界先进材料领域共同发展。

开幕式上,周国富教授向双边政府及专家汇报了中国科技部和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联合支持涂料专项的最新进展。

Dirk Jan Broer院士、江雷院士、Bernard L. Feringa院士以及Bert Meijer院士分别就响应型智能液晶材料、仿生超浸润界面体系、基于分子马达的响应型材料、基于超分子聚合物的功能材料作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及师生就以上报告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交流。

开幕式后的圆桌会议上,庄嘉对中荷先进材料和化学领域合作项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回顾,希望未来中荷双方能够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针对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的低碳需求,以新材料和新涂层为载体,争取多渠道多主体共同参与和支持,为中荷双边科技合作贡献成果。她表示,交流中心会一如既往地做好项目过程管理、跟踪和服务工作。圆桌会议由周国富教授以Mark de Graef主持。中荷双方的领导专家们就双方科技合作经验、科技合作亮点和困难、科技合作领域、持续发展合作新模式等议题进行了积极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探索方向与合作计划。杨中民表示目前中荷人才培养和交流都取得了很多成果,建议两国建立一个科研联盟体,政府资助联盟进行更深层拓展的合作。其他与会专家对中荷未来的合作模式从项目向平台发展,建立中荷智能材料创新联盟体表示支持,并十分期待后续的深入合作。王恩科最后提到,目前校际间科技合作平台在政策支持、资源保障等方面仍需要政府、企业的进一步支持。构建中荷国际创新联盟体可使双方政府、大学、企业等不同程度融入其中,各出其力、各得其利,携手打造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科技创新协作共同体。华南师大愿深度参与其中,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和研发投入,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支持产学研用,并与联盟体单位共同推进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达到“1+1>2”的效果。

论坛上,中国科技部与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共同支持涂料专项三个项目中方负责人复旦大学周树学教授、南京工业大学沈丽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陈家文教授对项目取得的进展进行详细汇报。同时,在先进材料领域拥有良好中荷合作基础的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乌德勒支大学Alfons van Blaaderen教授,埃因霍温理工大学Ingrid Heynderickx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埃因霍温理工大学Hans Kuipers教授,荷兰代尔夫特大学Paddy. J. French教授分别就各自中荷合作成果作科研进展报告。

3月29日,响应型材料与器件集成国际联合实验室研讨会继续在线上举行。北京大学杨槐教授、清华大学杨忠强副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Ivan I. Smalyukh教授、埃因霍温理工大学Laurent Nelissen教授、Albertus Schenning教授及Jan van Hest教授、比利时根特大学Kristiaan Neyts教授、浙江大学谢涛教授、中国科学院王京霞教授、复旦大学材俞燕蕾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琼华教授、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王达博士围绕响应型材料与器件集成主题作科研进展报告。

中荷两国在五十年的科技合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2022年中荷先进材料论坛暨响应型材料与器件集成国际联合实验室研讨会的召开,对中荷在化学新材料领域的合作成果进行了检阅,并继续探索了持续合作的模式。目前双方已达成战略合作,以期应对社会不断变化带来的挑战。针对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的低碳需求,以新材料和新涂层为载体,力争建立中荷智能材料创新联盟体,促进双方在新材料领域持续稳定合作和创新成果转化,共同促进安全、可靠及经济环保的低碳智能材料与能源体系的发展。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深化了中荷高校先进材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我校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进一步建设与发展夯实基础、指明方向。我校将继续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力度与水平,持续产出原创性国际前沿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及服务区域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通讯员:邓秋霞 周莹 | 来源: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