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木坡村: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
荷木坡村是贫困村,它的面貌大改变得益于省实施的第二新一轮扶贫开发。该村共4260人,共856户,村民主要靠种植农作物取得收入,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村民人均纯收入低,村集体经济基础差。全村有贫困户112户,贫困人口416人。去年,该村被确定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帮扶村,由市委办公室、市水务局、市文联、茂名高州供电局、农业发展银行高州市支行、宝光街道等单位挂钩帮扶。
在近一年扶贫开发工作中,各帮扶单位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在全面启动项目扶贫的同时,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两促进的新模式、新做法,使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把该村建成美丽幸福乡村。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该村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建设两项工作均取得了突出成效,整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两支队伍活跃在第一线
去年7月第二轮扶贫开发工作启动后,荷木坡村各帮扶单位随即抽调年轻有干劲、责任心和能力强的中共党员组成了驻村工作组。该工作组联合村“第一书记”、各帮扶单位扶贫工作联络员、大学生村官组成了一支“党员先锋队”。他们进村入户,大力宣传扶贫开发和美丽乡村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协助推进各建设项目落实。
该村两委干部联合村中60多名中共党员也组成了一支特殊队伍,在扶贫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村中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事事想在先、干在先,不怕苦,不怕吃亏,带头搞好村庄清洁卫生,带头成为种植、养殖示范户,并号召、发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其中,共建美丽幸福乡村。
两支中共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一直活跃在“扶贫开发”、“美丽乡村”的第一线,成为“扶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工作一线的主力军,有力促进村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建设两项工作开展迅速且成效显著。
“垃圾”干部带动创建无白色污染乡村
老鸦陂村小组村民卢孙平说,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前,我们村的垃圾到处都是,随处可见散落在路边、树上、水面上的塑料袋。有时风一吹,塑料袋就到处乱飞。”
要建设美丽乡村,首要的是搞好村中的环境卫生。为此,该村通过会议动员、派发宣传单张、村干部入村宣传等宣传方式,使环境卫生的观念深入人心,发动全村群众积极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同时结合整治活动,启动“拒用塑料袋,共建美丽乡村”活动,并以党员带头、实施卫生流动红旗制度、发放环保袋(篮)作为抓好村卫生清洁的三大法宝。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中的两支党员队伍,特别是村干部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村委会不用一次性塑料杯、塑料袋,村的党员带头做好自家房屋周围的清洁和保洁工作,村干部在村中见到垃圾第一时间清理......
“刚开始搞乡村清洁卫生时,村干部带了好头呀。他们在村中一见到有塑料杯、塑料袋、塑料饭盒这些垃圾,没有清理工具时就直接用手去捡。”村民程姨笑着说:“我们群众都笑称他们是‘垃圾’干部——捡垃圾的干部。”
另外,该村每周举办一次村小组卫生评比活动,由24条村小组的组长组成卫生评比组,到每个村小组检查卫生,再集中推荐本周卫生清洁搞得好的三个村小组,并为这三个村小组颁发卫生流动红旗。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卫生流动红旗制度的实施,有效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村民都自觉参与到村清洁卫生活动中。除了村民自觉负责好自家房屋周围的清洁卫生外,每个村小组都有一支相对固定的清洁队伍,定期清洁村中公共地区环境卫生,保持村庄洁净。
村庄美丽了,村民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该村为每家每户都派发了两个环保袋、一个环保篮,并自备一个垃圾桶,村民不乱扔垃圾,自觉减少使用一次塑料袋。如买猪肉时,拿自家的盘子来装回家;出圩镇购物时,用环保袋(篮)来装;家中的垃圾先倒在垃圾桶里,然后倒入村中的垃圾池内等。
全民参与的清洁行动,彻底改变了该村环境卫生落后的面貌。路过的邻村的村民都说:“荷木坡村比以前干净多了,房屋周围、村道路都是干净整治的,还种了许多树,空气更清新了。”
绿色产业扶贫助农民致富
为使该村的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各帮扶单位带领党员群众务实干事,重点在项目、资金、技术上“三管齐下”,通过治标与治本、治穷与扶智、输血与造血三结合,实行帮扶共建,想方设法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去年,帮扶单位争取到广州市高州商会出资近20万元援建荷木坡村委会综合楼规范化建设,翻修外墙,装修室内,更新村委会一楼办公室设备,建设村委会党代表工作室,大大提高村委会办公条件,为党员、群众学习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环境。
各帮扶单位加大资金投入,绿化美化亮化入村道路,在入村道路一侧种上万紫千红树,一侧装上了路灯。向该村贫困户发放价值9万多元良种猪苗182头,发放价值5.9万元的9万多株番石榴种苗,还邀请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养殖、种植培训,使这批猪苗、种苗真正为贫困户带来经济效益。
为帮助村民稳定脱贫,帮扶单位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实施绿色产业扶贫,重点扶持荷木坡村贫困户种植番石榴和名贵树种,让绿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该村成立了果榴香专业合作社,采取农户闲置土地自种和土地出租等形式,动员村民扩大珍珠石榴种植面积。帮扶单位免费为合作社社员、贫困户提供珍珠石榴幼苗、农药化肥等,确保所有贫困户种植一定规模的珍珠石榴。目前,该村种植珍珠石榴面积由2012年不足30亩,发展至今的118亩。
帮扶单位还把种植名贵树木作为农民增收的另一主要途径来抓,广泛动员和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的自留地、旱地、荒地种植沉香、黄花梨等。同时,采用短期与长期收益相结合的形式,在种植香蕉等经济作物的基础上,套种名贵阔叶树,加强香蕉的抚育管理,增加短期收益。今年还动员村民在原有梯带上套种间种沉香树、海南黄花梨(紫檀树、香樟树)等名贵树种,着力培养经济增长点。
下一步,帮扶单位将加快坑角水库规划项目和厂房规划项目的建设步伐,争取项目早日投入使用,解决农田灌溉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低问题。目前,厂房规划项目已落实选址,坑角水库规划项目将进入动工建设阶段。
多措并举构建和谐家园
在促进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该村多措并举,关爱弱势群体,抓好纠纷矛盾化解工作,不断丰富村民文娱生活,不断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对于村中的经济困难户、因病致贫户、住房困难户,各帮扶单位制定帮扶计划,免费赠送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帮助他们落实粮食直补、新农合和新农保等各类优惠政策。同时充分发动乡贤、企业家、帮扶单位对农村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困难学生开展捐助活动,让弱势群体切身感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
为及时化解村民纠纷矛盾,该村实行村干部分片负责制度,通过入户走访,与党员、群众座谈等形式,充分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所需,及时掌握可能影响和谐稳定的情况,妥善处理群众间的矛盾。群众来村委会反映的纠纷矛盾,即时统一登记在册,并当天派出村干部到农户家协调解决,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多年来,该村未发生群体性事件和群众上访事件,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今年,我村要在平龙村、邦田村、留垌村新建文化中心,特别是建设好平龙村文化中心,将其打造为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场所,丰富群众文娱生活,引导村风民风的持续好转。”村支书伍孙永说。目前,留垌村已建起文化中心的演出厅,平龙村已建起文化楼。同时,村已作出规划,计划在每条村路两旁都种上绿化树,美化绿化居住环境,提高村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