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中VS东华 谁是赢家重要吗?

08.07.2014  11:43

  绘图:简仁山

  每年高考放榜,公办高中看东莞中学,民办高中看东华高级中学。今年东华高级中学成为全省高考“黑马”,尖子生全省最多,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日,东莞中学语文老师刘加胜(@容易生气的驴)在博客发表了一篇名为《“莞中”VS“东华”:谁是最后的赢家?》的文章,剖析两所学校的办学特色、竞争关系,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引发了网友关于“素质教育与高考成绩”的讨论。 

  两种办学模式谁更胜一筹

  刘加胜的文章发表于7月6日10时许,全文长达7138个字,仔细地剖析了东莞中学、东华高级中学的发展历程,生源对高考成绩的影响,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随后,文章在微信和微博被广泛流传,很多人也发表了相关观点。

  文章开头就抛出了一个话题:在有东华高级中学之前,东莞中学是毫无争议的东莞最好的高中,不但东莞中学自己是这样认为的,其他学校乃至全社会也都是这样认为的。不过,在东华高级中学连年取得高考优秀成绩之后,争议开始出现了。

  刘加胜认为,东华高级中学自从2001年创办以来,高考成绩逐年攀升,近年在尖子生层面尤其突出,继2013年在全省文理科前50名中共占9人,16人被清华北大录取之后,今年又取得在全省文理科前10名中共占5人的惊人成绩,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相比之下,东莞中学在2013年全省文理科前50名当中共有5人,2014年全省文科前100名才占2人,理科则颗粒无收。东莞中学今年唯一能聊以自慰的,几乎只剩下超过70%的重点本科上线率了。

  这样的结果,缘于两所学校不同的办学目标。莞中向来不死抓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成绩,学生有较大的个性发展空间,而东华需要迅速提高考试成绩,通过高考成绩让学校得到社会的认可。那么,东莞中学和东华高级中学的两种办学模式,谁能笑到最后呢?

  他说,新时代的名校将不会单纯以高考升学率、高考状元、考取清华北大的人数为衡量标准,而应该走特色化教育的路子,充分利用不同的教育资源,采取科学而独特的教育手段,培养有个性、有特长、有创造力的人才。

  网友有赞有弹

  此文章一经发表,迅速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有的为文中的观点叫好,有的则说作者作为东莞中学的老师,不够了解东华高级中学。

  网友“Miss_BellaCheung”说,他在这两所学校都待过,最有发言资格。其实学校除了培训出高分的考生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出有思想有人格有素质的学生,学校的本质永远都是育人。

  另一名网友“七月份的兔子尾巴”说,她10年前在莞中求学,而现在是东华人。莞中6年给了她非常宽松自由的环境,得到了很多锻炼,也过得很快乐。到大学之后,容易适应大学生活,但是另一方面,也与自身自控能力不强的性格有关,来到高手如云的大学,其他同学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吃苦考上的大学,基础扎实,面对困难沉得住气,努力拼搏。

  她说,她在莞中6年自由散漫惯了,能力与其他人相比并不差,就缺乏那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吧,导致很多事情上不如别人。走入社会能力固然重要,但努力也是很重要的。也许这只是她个人的个例,也没统计过其他莞中人在大学及社会的表现。至于莞中和东华未来的发展,毕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无论办学的模式怎样,姓公还是姓私,最终都还是要让学生在成绩和能力上达到最大化,而且成绩本来也是体现能力与素质的东西。

  另一名网友则说,要客观看待两所学校的关系,有竞争才有活力。但愿竞争不仅局限于高考成绩。现阶段,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视角;但放眼长远,教育应该有一个相对公允的衡量标准、相对普适的价值追求。这是教育改革过程中,行政部门、学校、师生以及社会大众需要逐步去适应,甚至自发去探寻的。

  ■校长回应

  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改变办学宗旨

  东莞中学校长黄灿明:

  我看了这篇文章,文章有一定的高度,也显得客观,不过个别细节地方不一定与事实吻合。

  对于东华高级中学来说,今年的高考尖子生表现很不错,不仅在东莞,甚至在全省也可以说是最好的。不过,莞中的高考也取得了新的突破,特别是重点上线率为71.5%,比去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本科率则达到了98.3%,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当然,东华高级中学的尖子生表现突出,有先天条件。从中考的成绩来看,全市中考的尖子生大部分集中在东华初级中学,东华高级中学也就有了一定的生源优势。

  今年东莞中学的尖子生没考好,但就算考好了,也就是多几个清华北大的学生而已。对于莞中来说,需要对今年的高考做总结分析,解决问题,但是莞中的校园氛围、文化特点不会为此改变,依然会重视培养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

  东莞市民很关注学校的高考成绩。其实,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所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莞中与东华的关系,并不是要谁打败谁,或者谁更优秀。高中阶段的办学要避免“千校一面”,而要追求各有各精彩。莞中将向东华学习优点,借鉴长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有一颗平常心,客观分析问题,坚持好的做法。

  我相信,莞中还是莞中。

  乐见对方成功,分享对方经验

  东华高级中学校长简期颐:

  此文作者,对莞中分析较透,认同;对东华了解甚少,理解。作为土生土长的教育工作者,我羡慕莞中,欣赏莞中,学习莞中,对比莞中,找己不足,追赶标竿,力求进步,以达双羸。

  我们不能简单误认为高考成绩好就是死读书、应试教育,高考成绩差点就是素质教育。其实应试也是一种素质,它除了考查学生的知识外,还考查学生的判断、取舍、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秀成绩的背后,并不都是应试教育,很多名校都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取得优秀的高考成绩的。死读书者不可能在现代高考中达到高水平。

  我们有些人老是把应试与素质对立而论,为何不研究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科学与人文相融,应试与素质相通,成人与成才统一。东华一开办就朝这方向走,我相信中国很多的百年名校(包括莞中在内)也是如此。

  我个人认为现在的莞中比以往的莞中强多了,只是以往万绿丛中一点红,人们当然聚焦一点;现在百花齐放满园春,人们自然目光分散。就高考而言,我们不能因高考稍有逊色就否认学校和老师的工作,更不能有文中所提的“笑看对手失败”的狭隘心态。应乐见对方成功,分享对方经验,同时共同增强我们奉献东莞教育的实力。

  感谢各界对东华高中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