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企可在家门口报关了 方便又省钱

02.07.2014  11:40

  昨日,东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出口监管区,工作人员在给快件过安检。东莞时报记者 陈栋 摄

  全国统一版“海关跨境贸易电商服务平台”启用,“全国第一票”通关业务在莞发出

   东莞时间网讯 700多个包裹,一万多件货物,30分钟内全部通关。

  昨天,全国统一版的“海关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在东莞启动上线运行,这是作为海关总署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的首个试点单位第一天的成绩单。

  黄埔海关在东莞地区率先启动经平台运作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试点,该平台在莞启动上线运行,标志着海关系统对跨境电商业务的监管全面启动。

  试点企业大龙网偕同燕文物流、钱宝支付、鼎盛易达货代等企业,将与虎门港通关信息平台结合,在东莞以“一链式”合作完成总署监管平台上线“全国第一票”跨境电商货物通关。

  海关总署科技发展司司长陈振冲,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何力,黄埔海关关长李国,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副市长贺宇等见证启动试点。

   东莞电商可实现二次创业

  “这是全国的第一票,很有意义,里面有很多亮点,你们记者可以多挖掘。”在参观时,袁宝成回头对跟着采访的记者说道,“‘海关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启用后可以提高通关效率,规范监管。”

  “东莞货物东莞通关实现了零的突破。”东莞发出跨境电商货物通关第一票,东莞市委政研室主任邓涛接受采访时介绍,在没有作为试点之前,东莞货物都是以物品的名义走邮政小包途径发出,企业都是到广州深圳报关,1天就有1万票流失。现在,东莞邮政开通国际邮件交换站和互换局功能,企业可以实现本地报关,方便又为企业节约成本。

  “如果说内贸电商是电商1.0时代,跨境电商便是电商2.0时代。在1.0时代东莞拥有巨大的货源,但没有出现好的平台和服务企业,在2.0时代东莞将从跨境电商货源地向始发站转换,并将推动跨境物流、跨境支付、代运营、电子技术等集成服务行业的发展。”邓涛表示,跨境电商业务对东莞企业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对于东莞电商而言可以实现二次创业,在从事内贸电商利润薄弱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产业链在莞形成

  作为全国外贸大市的东莞,2013年外贸总额达1530.7亿美元。近年来全市内贸网商密度排名全国第三、淘宝网货品近三成源于东莞制造,网商发展指数、发展规模、普及率、经营水平和增长趋势等都处于全国前列。强大的制造业、丰富的产品货源、完善的产业集聚和深厚的外贸传统,构成了东莞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先天优势。

  今年5月以来,多个园区实现了开园招商,制造企业踊跃上网触电,内贸电商成批升级跨境,国际邮件、快件、保税等各种形式的跨境电商业务全面展开,跨境物流、跨境支付、代运营、电子技术等第三方服务正加快集聚,跨境电商的全产业链条、全生态系统正在东莞加速形成。

  目前,启盈已与阿里菜鸟、天天物流、海南航空成立新公司共同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大麦客规划建设台湾产品跨境电商专属平台。针对产业缺失环节补链条,组织了一批物流、支付、园区开发、电子认证等产业链缺失环节企业洽谈,促成了一系列投资。其中,银盈通、银达润和等支付企业已经落户,海星汇、金天达等企业在长安、凤岗分别开发了8万、2.4万平方米的跨境电商园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