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一事一议”制度以群众“点单”方式予以满足

14.12.2015  13:44

夕阳余晖下的莞城老街老房子。(记者 郑志波 摄)

能否向更多类公益性项目延伸、向更多领域推广,亟待突破

东莞时间网讯 莞城推行社区“一事一议”及奖补制度以来,完成旧楼修缮等项目27宗,受益群众近千户。这项推动基层治理和和谐的制度,有其诞生的特殊背景。在探索3年后,能否向更多类公益性项目延伸、向更多领域推广,成为亟待突破的瓶颈。

有观察人士指出,基层的需求在不断变化,需求的层次也在提升,政府在保基本的前提下,可通过“一事一议”及奖补制度进行引导,通过开列公共服务项目菜单,以群众“点单”的方式予以适当满足。

旧楼修缮:“一事一议”干成了

【自2013年以来,莞城在社区推行“一事一议”,共完成类似市建五号楼这样的项目27宗,受益群众近千户。今年,莞城“一事一议”明显提速,2015年截至10月底,就已经完成11宗。】

今年雨季,莞城博厦社区运河西三路83号市建五号楼的居民,再也没有因为房屋漏水而吃苦头了。重新粉刷的墙面,看上去焕然一新,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来,这栋楼已有20年“楼龄”了。居住在该楼的业主邹先生告诉记者,是莞城在社区推行的“一事一议”制度帮上了大忙,把一盘散沙的居民“撮合”在一起,干成了大家多年来想干而没干成的事情。

邹先生说,市建五号楼建于1994年,当年的开发商早已倒闭,而物业公司也因为经营不善,于2010年撤场。随后几年,整栋楼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小区的治安 卫生 环境都较差,居民们的生活也一直受到影响。更为要命的是,外墙渗水的问题,让大家吃了不少苦头。

2014年,莞城在8个社区全面推广“一事一议”制度,通过“自主提议、一事一议、群众评议、政府审定”的议事机制,动员和组织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及建设。随后,几个热心居民选举邹先生为“楼长”,由邹先生组织全楼的居民召开会议,就五号楼楼宇修缮问题作为“一事”进行讨论。

相关档案材料显示,市建五号楼“一事一议”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从居民发起“一事一议”到群众对项目完成后的评价,共分为7个步骤。最后,五号楼居民共筹得资金26800元整,雇用了工程队对楼宇进行了维修,此前困扰居民的问题迎刃而解,平均每户居民才用了750元钱。

随着工程的完工,一份包含“会议申请表、会议记录表、表决登记表、资金缴纳表、项目公告表、完成情况表和群众评价表”的档案材料在社区归档。市建五号楼问题的解决,成为莞城“一事一议”自试点到推开以来众多成功的案例之一。

统计资料显示,莞城有51个(栋)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由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单位房及拆迁安置房等构成的旧楼宇小区。楼宇外墙剥落、下水道堵塞、防盗门损坏等都是老旧楼宇的问题。破败的楼宇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成为莞城民生保障方面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记者从莞城街道社区办了解到,自2013年以来,莞城在社区推行“一事一议”,共完成类似市建五号楼这样的项目27宗,受益群众近千户。今年,莞城“一事一议”明显提速,2015年截至10月底,就已经完成11宗。

政府奖补:激发基层自治热情

【莞城街道调研后发现,“一事一议”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功能,增强了居民的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在化解基层诸如楼宇修缮等矛盾上有着积极意义。同时提出,可通过设立奖补制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其实也没花多少钱,之前也想修,但没有物业管理,不知该如何是好?”  邹先生告诉记者,有了“一事一议”制度,大家清楚怎么做,流程是什么,很容易就将问题解决在了基层。

“一事一议”的发轫,不得不从罗沙社区说起。2013年,罗沙社区综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基层“一事一议”制度,并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居民议事室,将一系列的居民议事制度和管理办法等制度向外公开,引导和鼓励居民协商解决社区旧楼宇“下水道堵塞”、“外墙补漏”、“公共围墙修建”等与居民密切相关的生活事、身边事。

莞城街道社区办主任何志辉介绍,街道领导到罗沙社区调研后发现,“一事一议”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功能,增强了居民的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在化解基层诸如楼宇修缮等矛盾上有着积极意义。同时提出,可通过设立奖补制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随即,罗沙社区成为街道探索奖补制度的试点,华艺村小区维修楼宇成功饮了  “头啖汤”。六户人家商定每家出550元,一共筹集到3300元钱,耗时两个月完成了楼宇的修缮工程。莞城街道社区办经过审核后,对该项目给予了660元的奖补。“钱虽然不多,但也算是对我们‘一事一议’做法的一个肯定和支持,今后有什么事情,我们肯定还会积极去召集。”戴先生这样评价说。

在罗沙试点奖补的基础上,2014年,莞城正式出台《社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管理办法》,并在8个社区全面推广“一事一议”制度。根据“一事一议”奖补标准,对于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维修、维护工程费用,在1000元至2万元范围的,街道财政按总额补助20%;在2万元(含2万元)至10万范围的,街道财政按总额补助15%;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街道财政按总额补助10%;最高财政补助不超过5万元。

有媒体评价,该制度的运行,有效动员和组织了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活动及建设。莞城很多社区建立居民议事室,通过社区楼长栋长为骨干的居民议事会,进一步拓宽社区居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渠道,解决的都是旧楼宇外墙剥落、公用楼梯维修等一批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直接受益的民生问题。

实操短板:事大时也不好办

【有的小区提出对成立志愿巡逻队作为“一事一议”进行奖补,但这类事项实施起来不像楼宇维修那么好核算金额,因此,实际推行起来有难度,奖补制度作为“指挥棒”,在这类事项上很难发挥作用。】

不过,目前,莞城“一事一议”及奖补制度还仅仅限于维修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楼宇外墙剥落,漏水的等问题,居民议事会制度虽然能够调动居民的参与性,但是也仅限于一些较小的范围,比如同一栋楼或者较小的小区。

记者了解到,在罗沙社区步步高小区,早些年绿化时种了很多大王椰子树,如今巨大的枝叶经常掉下来,对小区的行人和车辆构成安全隐患。一开始,社区也想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让小区的居民通过会议的形式讨论如何解决。但是在召集会议的时候,因为小区住户比较多,不同群体的人想法并不一样。有的住户经常在小区散步,担心砸到自己,所以同意修剪树叶,但有的住户觉得自己不受影响,就不愿意参与。

对此,何志辉表示,这一案例是对“一事一议”议事边界的一个考验,“事”大了,“议”起来的难度也会变大,毕竟,居民参与基层自治的意识和热情还有待提升。据了解,在会议无法召集的情况下,上述事例最后只得由社区向上级反映,由街道财政拿出数万元,修剪了社区的大王椰子树。

相关的案例还有创业新村小区外墙修葺的问题。创业新村第52栋居民楼的外墙多处出现脱落,而这座楼的一旁就是居民休闲活动的地方,居民排除安全隐患的呼声一直很高。但社区召开了三次“一事一议”居民议事会,每次到场的业主人数也只有一半,且维修所需费用到如今已经涨到了十多万元,52栋居民楼的12户业主很难达成共识,最终也未能完成修缮。

“毕竟要让居民自己出钱,数额大的情况下难度还是很大的。”莞城相关负责人坦言,推行“一事一议”,街道层面的奖补十分有限,最高额度才5万元钱,而要解决的问题是小范围居民的诉求,不可能财政统包,在少数居民不愿意出钱或者要出的钱比较多的情况下,推行起来也会遇到很大阻力。

“在实施奖补层面,有些事项也有难度。”何志辉举例,有的小区提出对成立志愿巡逻队作为“一事一议”进行奖补,但这类事项实施起来不像楼宇维修那么好核算金额,因此,实际推行起来有难度,奖补制度作为“指挥棒”,在这类事项上很难发挥作用。

何志辉表示,在无法取得突破的情况下,莞城将在原来解决“外墙剥落”、“下水道阻塞”等的基础上,往电梯维护、水管电表更换、卫生优化等方面拓展。

寻求突破:满足多元、高层次需求

【莞城社区办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未来,“一事一议”制度将探索推进公益项目惠民生。以居民“一事一议”为基础,群众“点单”为载体,社会多方参与为着落点,鼓励社区居民开展具有社会效应的公益性项目。】

仅限于修修旧楼、改善居住,是否过于单一?

有观察人士提出,莞城的“一事一议”及奖补制度,是在老城区旧楼宇比较多的环境下产生的,是否具有全市范围的推广性?还值得商榷。

该观察人士指出,东莞的其他镇街,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旧楼,但群众一样有诉求,而且这种民生需求是多样化的,能否通过“一事一议”奖补制度来解决?

实际上,莞城的一些社区,也在谋求“一事一议”上的突破。在最早探索的罗沙社区,该社区的综合服务中心设立有各种公益性培训班,包括书法、音乐、跆拳道等。去年9月份,部分参加跆拳道培训班的孩子在完成初级课程后,想继续提高跆拳道技术。于是,家长就向社区提出,看社区能不能办一个跆拳道培训提高班。

社区觉得家长们的诉求是合理的,就拿出社区办公楼四楼的一个活动室作为培训场地。但服务中心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就需要向外部聘请技术较高的跆拳道老师。19户居民进行讨论,走完“一事一议”的议事流程,19户居民家长同意共筹资2770元,用来给老师发补贴和场地维护。

后来,社区工作人员把申请奖补的材料报送给莞城街道,街道社区办在审核材料后,觉得该项目属于文化公益活动,不属于“一事一议”奖补的范围。“可能社区办觉得这种培训属于文化方面的培训,并非是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相关,所以才没有批准对该项目进行奖补。”罗沙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在公益性培训方面还是很有需求的,这或许是“一事一议”制度未来可以拓展的一个方向。

有长期关注东莞基层治理的人士指出,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户籍人口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都有了保障,诉求呈现出多元化、高层次化,如小孩的课外教育方面、居民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都可能演变为一类民生需求,政府在保基本的前提下,可通过“一事一议”及奖补制度适当进行满足。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拟定服务清单,指导基层推行。

对此,莞城社区办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未来,“一事一议”制度将探索推进公益项目惠民生。以居民“一事一议”为基础,群众“点单”为载体,社会多方参与为着落点,鼓励社区居民开展具有社会效应的公益性项目。

日前,莞城街道党委书记刘林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莞城将及时掌握居民的需求动向,制定更多符合群众需求的公共服务项目菜单,并积极探索“一事一议”制度,推动基层治理和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