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如何擦亮“文化王牌”?

24.07.2014  08:49
随着老城“空心化”、“边缘化”的加剧,莞城逐渐失去政治、经济中心的光环,而手上的“文化王牌”该如何发扬光大呢?

  西城楼、却金亭碑、骑楼、可园以及容庚故居等一批历史建筑,默默地矗立在莞城,见证莞城1250多年建城史。莞邑文化也已经成为岭南文化、东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随着老城“空心化”、“边缘化”的加剧,莞城逐渐失去政治、经济中心的光环,而手上的“文化王牌”又该如何发扬光大呢?

  莞城虽然遇到面积小、道路窄等发展瓶颈,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扩容,但是千年古县城遗留下一批人文化教育、历史建筑和老字号等宝贵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给莞城留下了无限的可能。

   现状

  历史文化优势效应减弱

  今年6月,赖学怡等莞城本地人自筹经费,尝试以大西路、东方红照相馆为元素,拍摄一部长达90分钟的文艺长片《春兰与东方红》。影片讲述一个外地人来到东莞工作,与青梅竹马的姑娘相遇于东方红照相馆的故事。

  赖学怡说,对于东莞人来说,东方红照相馆是一个绕不开的记忆。很多人从出生、毕业、结婚到老去,都是在东方红照相馆定格人生的重要时刻。而今,这个见证了几代人的照相馆,由于经营困难已经把一半铺位辟为牛杂档了。

  资料记载,东莞立县,始于东晋咸和六年。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宝安县为东莞县。以东莞为县名,自此开始,至今已有1250多年,而莞城为东莞县治,历史悠久,孕育了璀璨的莞邑文明。

  莞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孕育了浓郁的岭南文化底蕴,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涌现了陈伯陶、邓尔雅、张敬修、容庚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留下了西城楼、却金亭碑、骑楼、可园以及容庚故居等一批历史建筑……

  然而,近十年来,随着莞城“空心化”、“边缘化”的加剧,带给赖学怡等人的感受是:本土文化正在凋零。振华路断壁残垣,路上的一家家老字号苦苦撑着甚至倒闭,本土文化显得越来越弱势了。

  事实上,莞城为了适应城市文化发展的节奏,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一直在着力打造“文化莞城”。2005年,莞城启动“文化周末”工程,至今已经开展了9年,一场场公益演出,很好地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而莫言、余华、王蒙和余光中等明星作家的到来,讲解写作与人生,也让市民过了一把“追星瘾”。

  毋庸置疑,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职能之一,不过文化活动脱离本土,过于追求高端、明星效应,引发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一名不愿具名的文化人士说,作家明星来去匆匆,又能给莞城、市民留下了什么呢?

  他认为,莞城文化的发展方向值得深思,是想种下培育本土文化的“种子”,还是让市民看一场场“文化烟花”呢?“文化烟花”很快散去,但是培育本土文化“种子”,或许会茁壮发芽,长成美丽花园。

  赖学怡说,影片《春兰与东方红》有很多留白,留给人思考: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莞城特有的东方红照相馆等老字号是自生自灭,还是进一步发扬光大呢?莞城文化需要唤醒集体记忆,需要更多人关注本土文化。

   历史

  创建文化名城是发展契机

  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既需要对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又需要用宽阔的视野,面向全国、世界汲取营养。

  曾走遍莞城大街小巷、写就《城迹》一书的作者李培军认为,近十年来,莞城对东莞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关注力度不够。直到2010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才为莞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而早在1993年,东莞就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但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没有编制保护规划,很多保护工作没有开展,包括历史街区划定、历史建筑认定建档挂牌等。这也为后来莞城历史建筑保护困境埋下了伏笔。

  东莞有关部门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东莞有5000多年文明史、1683年的建县史和1250多年的建城史,保留了不同时期的时代风貌和文化断面,构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但古城的大部分标志性建筑已被拆除,尚无一条被认定历史文化街区。

  因此,针对东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区域的问题,专家也进行了多次调研和讨论,存在不同的意见:虎门是近代史的开篇地,但却不是东莞的历史城区。东莞历史城区莞城保留的历史遗存较少,与历史上发生过虎门硝烟、东纵抗日等重大事件没有直接联系。

  记者了解到,在选定申报区域的讨论期间,一名从北京来的专家在看到莞城却金亭碑的存在现状时尖锐地指出,由于没有建设控制地带,却金亭碑的历史环境不复存在,但留一个碑,历史意义已经大打折扣。

  今年3月,市规划局确定编制《东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强化莞城保护核心地位、增加与价值对应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而莞首条历史文化街区也选定在莞城的中兴路—大西路,今年或将启动中兴路—大西路重点地区的环境整治、建筑修缮和活化利用工程。

  至此,莞城“文化王牌”的筹码大大增加。那么,莞城该怎么打好手上的王牌呢?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