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市桥路:寻找岁月留下的那份质朴与回味

17.03.2015  16:20

  ■经济地理

  岁月匆匆,未等上依恋的目光,已成为追忆。车水马龙、人流熙攘的莞城市桥路,留下的除了繁华之外,并没有多少昔日的痕迹。“市桥春涨水流东”是东莞旧八景之一,正是描绘当年市桥路的人文沉淀,它历经岁月变迁的背后,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遐想与回味。

  东莞旧八景为民间广为传颂,诗词有曰:“黄旗山顶挂灯笼,市桥春涨水流东。凤凰台上金鸡叫,宝山石瓮出芙蓉。彭峒水濂好景致,海月风帆在井中。靖康海市亡人趁,觉华烟雨望朦胧。”其中“市桥春涨水流东”便是描绘了市桥的秀美景色。据史料记载,市桥在北宋原名德安桥,桥的两旁是小贩摊档,茶居酒楼立在两岸,周边商业繁荣,商品琳琅满目。山水是最具灵性的结合体,黄旗山是东莞的标志性名山,是东莞人精神的图腾,而水为“”,市桥水滋润了莞城大地,以河流为商业衍生地,演变成为莞城的传统闹市。

  “市桥春涨”有另一说法是“施桥春涨”。施桥在黄旗岭下、市区戙船澳前,此处原有河,水向东流,河上有桥名施桥。但据明清东莞旧志,均写作“市桥春涨”。明朝卢宽有《市桥春涨》诗云:“虹桥历年知几许?桥头趁市人如雨。三春潦涨从天来,飞湍激漱中流柱。中流砥柱立不难。岂畏怒浪高如山,古今豪杰经过此,何人只手迥狂澜。”正是描绘了“市桥春涨”的盛况。

  从史料记载可知,“市桥春涨”的繁荣景象略有《清明上河图》的几分味道,尤其是绕河而成的商业分布,错落有致,喧哗热闹。从图册点滴,从字里行间,

  遥想当年的市桥两边街市熙熙攘攘,桥下河水清流淌涌,船只往来络绎不绝,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动人画面。特别是每年春风拂面、春雨连绵、春水上涨的时候,在市桥河上,波澜汹涌之声可听,船夫桨橹之声可闻,楼悬荇藻之景可见,一派春江水涨的美好景象。

  星移斗转,岁月飞梭。经过百年的沧桑演变,随着城市的扩容、道路的改建,市桥已成为一条非常热闹的商业街,当年的“市桥春涨”景致不复存在,所遗留的些许痕迹已被岁月磨掉。无法欣赏桥下河水淌流,无法感受商贾船只穿梭,无法享受春风拂面的惬意,留下的仅是商贸的繁华,以及在记忆长河逐渐老去的身影。

  “市桥春涨”没有了,市桥路在默默地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市桥路西连西正路,东至万寿路、新芬路交会处,原路长约200米,宽约4米多。1951年,西正路、市桥路两条路第一次扩建,将原麻石路改成红泥碎砖路,扩宽至14米;1955年,第二次修建,改铺成水泥路;1984年,第三次扩建,扩建到23米,并将路两旁房屋全部改建为四层以上混混凝土楼房;1998年,第四次改建,改铺高级柏油路面,重新设置路灯、铺砌人行道。市桥路与西正路相连接,贯通成为一条著名的商业街,加上周边有北正路、新芬路以及迈豪街等商业街巷,让这一带成为成为大市区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吸引了非常多的消费人流。1998年,西正路与市桥路被定为莞城重点建设的文明路。2003年6月,经广东省申报,成为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

  市桥路先后曾有市农业局、莞城一中以及朝阳饭店、灿记饭店、荔香园茶楼等餐饮名店,还有银行、信用社、新风书店等众多店铺,诞生了非常多的老字号门店。受到了经营环境的变化、停车位紧缺的制约等因素影响,大众熟悉的餐饮名店关闭转行,只留下了大家记在心底的店名。虽然老字号餐饮店离我们远去,不过地道小吃依然在身边,朝阳大包、恒香园云吞等老字号小吃备受青睐,惊喜于点滴的味觉间,人们努力去寻找岁月留下的那份质朴与回味。 南方日报记者 何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