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莞城美术馆,与古琴来一场“千年对话”

27.08.2020  04:46

好乐无荒——王可逊斫琴艺术展”正在莞城美术馆二楼陈列展厅展出,展览展出“绿绮台”琴复制者、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岭南派代表性传承人王可逊的26张古琴实物、斫琴工具和工艺流程,以及大量文献资料。该展览由莞城美术馆主办,东莞市古琴艺术协会协办,展出时间截至9月20日。

展出26把古琴实物

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也是中国最有代表的传统乐器之一,数千年来古琴以其深邃、空灵的音色展现了古朴典雅、清悠远的精神境界,成为文人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乐器。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王可逊自创《流觞》琴、金徽玉轸八宝灰胎断纹钢弦随形大蕉叶式琴、王可逊创作款金徽玉轸绿松石断纹《玉净瓶》琴、王可逊复制大唐武德年间《绿绮台》琴、金徽玉轸八宝灰胎断纹宣和式琴、金徽玉轸八宝灰胎断纹丝弦仲尼式琴等26把古琴实物。  

同时,展览还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古琴的起源与发展、传世名琴、书画中的古琴、“绿绮台”琴的前世今生,以及斫琴工具、材料和工艺流程等,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多元的古琴文化世界,领略东莞古琴文化发展中的一段流光掠影。

王可逊告诉记者,此次展览展出的古琴作品,大多是他于2006年至2017年制作,此前他曾经做个几次古琴展览,但像这次一样的“古琴+制琴艺术展”尚属首次,他希望通过此次的展览,让古琴爱好者了解古琴制作过程,吸引更多古琴爱好者过来参观。

与古琴千年对话

王可逊,号东莱琴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岭南派代表性传承人,东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古琴协会会长、当代斫琴(制作古琴)、抚琴兼善的古琴艺术家。

王可逊1973年在山东烟台出生,自幼受家学影响,喜爱笛箫乐器。童年时偶然听到管平湖先生录的《流水》一曲,从此沉醉其中,发奋求学。2005年,他求师岭南古琴大师、广东古琴名家、广东省古琴研究会会长谢导秀先生,拜师门下系统学习古琴3年有余,最终得其琴风文静秀雅又不失刚健爽朗之气。

在学琴的同时,王可逊对古琴的斫制也深有研究,期间他查阅大量古今资料,学习古法斫琴工艺,经常还要外出寻找适合制作的木材,为找到那些没有疤结、轻松翠滑的百年老杉木,耗费了不少的心血和汗水。他制作的古琴音色松沉、手感舒适、工艺考究、形制严谨,备受国内外著名琴家喜爱。

在王可逊看来,与古琴结缘,不仅陶冶了情操,也让他的心境更为宽阔,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古琴总是能引领他穿越时空,与古琴来一场千年对话。

【延伸阅读】

王可逊:曾为可园复原名琴“绿绮台

提及东莞名琴“绿绮台”,很多市民都非常熟悉,它与天蠁、春雷、秋波一齐被称为“岭南四大名琴”。“绿绮台”琴曾是明武宗的御琴,其年款是唐代武德,明末散出民间,这张旷世名琴,后经抗清英雄邝露、可园主人张敬修、篆刻大家邓尔雅等代文人雅士之手,极富传奇色彩。

可园作为岭南画派的发祥地,又与“绿绮台”琴渊源深厚,一直在寻访古琴的下落,后得知琴身受腐蚀、虫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再难发声。王可逊介绍称,2014年,可园博物馆找到他,邀请他重新复制一张“绿绮台”琴。接到这个任务后,他便四处寻找适合的琴材,最终在开元寺中找得一块藏经阁替换下的六七百年的门槛木。

之后,又遍查相关资料,测绘绿绮台的存世拓片,研究断纹工艺,最终在2016年成功斫制绿绮台琴。”如今“绿绮台”琴收藏于可园博物馆岭南建筑亭内,在此次展览中,市民也可一睹由王可逊精心复原的唐代名琴“绿绮台”。

王可逊说,制作一把古琴需要经过选材、刨膛面板、成型木胎、蒙葛布琴、灰胎琴、修漆等六个制作流程,上百道工序,足见其繁复,制作工艺难度之高可见一斑,通常,他制作一把古琴至少需要耗费1年半的时间。

全媒体记者 廖杏子

莞城美术馆供图

全媒体编辑 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