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揭“双到”果蔬(苗木)供应链合作扎实推进

06.06.2014  17:17
   东莞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会议后,全市帮扶揭阳市13个镇街按照会议部署,明确重点,打造亮点,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各镇街结合重点帮扶村的实际情况,共梳理出重点、亮点项目24个,涉及产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贫、旅游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捐资助学等多个方面,全面推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向纵深开展。特别是在产业帮扶上,全力推动莞揭“双到”果蔬(苗木)供应链合作,发挥东莞的市场、信息和技术优势,结合揭阳的种植传统、基础和资源优势,通过两地政府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参与,推动生产规模化、产品品牌化、销售高端化、农业现代化。

   一是签订协议促进协同。 目前东莞对口帮扶揭阳的13个镇街及龙头企业,与重点帮扶村以及县(市)签订相关的莞揭果蔬(苗木)供应链合作框架协议或意向书23份。如中堂镇政府、惠来县政府与东莞市江南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农产品供应链框架合作协议,东莞市为农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与揭西县棉湖镇甲埔村签订果蔬种植合作协议,东莞市东农公司与普宁市南溪镇登峰村等签订苗木供销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了帮扶单位提供资金等支持,龙头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销售支持,被帮扶地区负责动员和组织支持等。

   二是建立基地带动生产。 茶山、东坑、横沥、石排、洪梅、石龙、万江、桥头、大岭山等镇街在重点帮扶村共建立莞揭果蔬(苗木)供应链合作生产基地14个,种植面积1500多亩,带动900多户贫困户参与种植。如茶山镇在揭西县棉湖镇甲埔村建设莞揭“双到”果蔬供应链合作甲埔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按照“百亩起步,建立冷库,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步骤推动开发,拟建占地500亩,果蔬年产量超1500吨的示范基地。该基地3月份完成了田间设施建设,目前,70亩玉米和30亩苦瓜长势良好,预计6月中旬,首批“双到”蔬果将推出市场,为甲埔村集体增收15至18万元。与该基地配套的设施,包括果蔬冷库、培训基地、果蔬交易场、基地宿舍,占地2600多平方米,正在加紧施工中。另外,东莞市东坑镇生态园、普宁市南溪镇重点帮扶村合作社、普宁花卉苗木协会三方合作,努力实现“农民入社、联社入会、销售入链、信息入网、种植入园”,在普宁南溪登峰村建立5.6亩的“双到优质苗木种植示范基地”。

   三是引进龙头对接供销。 东坑、石碣、中堂、石龙、万江、麻涌、洪梅、道滘等镇街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与重点帮扶村开展农批、农超对接,并在本镇的农业园、农贸市场、超市等地方设立莞揭“双到”果蔬(苗木)供应链销售基地(点)。东坑镇生态园建立20亩“南溪苗木东坑展示基地”。中堂镇在江南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石龙镇在金沙湾购物广场,洪梅镇、万江街道分别在嘉荣超市设立“供应链展销基地”,麻涌镇专门设立“双到”农产品店。各镇街还通过开展“莞揭‘双到’农产品直通车”等活动,推动当地果蔬苗木销售,如东坑镇东农公司在普宁采购95万元苗木,东莞市石碣润丰国际蔬果交易中心收购惠来县神泉镇图田村900吨萝卜,中堂镇江南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在惠来县鳌江镇新林、新李两村收购30多吨农产品,道滘镇在美食节上为重点帮扶村免费设立展销摊位。

   四是打造品牌扩大影响。 各镇街驻村工作组加大推动供应链商品品牌营销。如石碣镇帮扶重点村建设供港、供莞蔬菜基地,石龙等镇街已为重点帮扶村农产品设计或印制专门的推广包装。茶山等镇街已支持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莞揭香”、“莞揭鲜”等“双到”农产品专有商标,打造供应链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