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两万字莞版改革报告出炉 鼓励设村民议事大厅
制图/杨智宏
莞版改革成效怎么样?下一步改革动向是什么?9月2日,市委改革办发布了总计超46页纸、逾2.4万字的东莞改革情况报告,报告内容涉及6大方面,涵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民主法制领域、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纪律检查体制,全方位介绍了自2014年以来莞式改革带来的成绩和对下一步改革的思考、计划。
分析人士指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增长,东莞要解决当前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挑战,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通过改革释放制度新红利、寻找发展新动力。从这份改革清单中,可以看出,东莞改革“快步走、不停步”,积小胜为大胜,一步步破解当下现实难题,为东莞将来发展蓄势。
关键词:经济体制
行政审批累计压减幅度达68.1%
根据报告分析,经济体制方面,东莞市率先启动了内外资企业投资“多证联办”改革试点,最快2-4个工作日领取证照。与此同时,我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项目投资建设“直接落地”改革,经过两轮试点项目覆盖全市一半镇街和园区,社会项目审批时间缩短2/3。自2014年起,行政审批和日常管理事项累计压减幅度分别达68.1%和67.5%。
为了激发市场活力,东莞市推行电商企业集群注册,试点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首创“住所信息申报负面清单”模式,探索协同监管模式。2015年上半年市场主体66.6万户,增长11.8%,总量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生态文明体制方面,目前我市成功申请省排污权交易试点城市,计划将河长制扩大到寒溪河、东引运河。成立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强化环境统筹协调管理。实施《东莞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实施方案》,累计26家企业投保。同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2家试点单位已确定运营单位。
年底前,我市将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改革综合试点、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外商投资管理服务改革试点等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业务指导和政策扶持,努力提高改革试点含金量,争创改革制度红利。
关键词:民主法制
鼓励有条件的村(社)设立村民议事大厅
在我市获得立法权后,为高标准、高效率制定一批符合东莞实际、富有东莞特色的善法良法,我市建立立法工作机构。成立了专门负责统一审议地方性法规的市人大法制委员会,扩编了法制工委,增设了内司工委。
同时成立了由33名专家组成的立法咨询与评估专家库,建立了有527人的立法人才储备库。通过广泛征集和调研,梳理了立法条件相对成熟、迫切需要通过地方立法予以规范和调整的首批立法意向项目4个,分别是《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东莞市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生态文明促进条例》、《东莞市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此外,我市努力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快步向前。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建成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30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156个。
接下来,东莞市将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设立村民议事大厅,健全村(社区)重大事项提事、议事、定事、做事、督事、评事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居)务监督制度,争取每个村(社区)都设有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年底前至少开展一次民主评议活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