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子女来莞的一群朝鲜族老人拿了广场舞大赛季军

24.09.2014  11:06

  老人们穿着朝鲜族服饰的合影。(本版图片均由记者 赵浛锐摄)

  朝鲜族老人聚在一起打门球,顺便让记者帮忙拍张大合影。

  练球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吃雪糕“唠嗑”(聊天的意思)。

   随子女来莞的一群朝鲜族老人

  凭打扮、长相和口音相识相聚

  能歌善舞,拿了广场舞大赛季军

  打门球他们也在行,过年还会分苹果,早把东莞当成了第二故乡

   东莞时间网讯 10月2日,到深圳参加运动会,当晚,还要参加歌舞比赛;4日参加运动会决赛;5、6日回莞排练歌舞,准备市里的比赛……盘算着“行程表”,杨春吉想,这个国庆假期,都被安排满了。

  4年前,一群在常平生活的朝鲜族老年人,自发成立了“常平镇朝鲜族老年人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杨春吉是“会长”,目前共有35名老人加入,年龄在55岁到77岁不等,以“夫妻档”居多。

  他们从遥远的东北来东莞,为的是给儿女带孩子。不过,在料理家务、照顾孙辈之余,他们继续发挥着运动、唱歌跳舞等特长,丰富着老年生活。

   长得和韩剧里

  的人物有点像

  9月19日中午,天气炎热,记者在常平世纪康城小区里见到了杨春吉。60岁的他,喜欢戴顶小帽,肩上随意披着一条毛巾,看上去年轻有活力。

  “协会”成立于2010年,目前有会员35人,以“夫妻档”居多,均来自黑龙江、吉林。这群人,年轻时职业各不相同,如今因为相同的爱好欢聚在一起。

  他们是怎么互相认识的?答案是:凭长相和服装。杨叔说:“平时走在路上,通过长相、服装,对方是不是朝鲜族,我们多少能看得出来。”这就有意思了,怎么看?

  “朝鲜族女性爱美,喜欢烫头发,穿衣颜色偏鲜艳。”顶着一头时尚卷发的申松竹阿姨接过话茬,“男性的话,就没这讲究,但能从口音上分辨。

  长相又是怎么看出来的?申阿姨忍不住打趣,“其实,你没觉得我们跟韩剧里的人物有点像吗?

  4年前,申阿姨就是这样被杨叔“发现”的。“当时我们在小区门口碰见,他看了我一眼,问‘你是不是朝鲜族的?’我说‘是啊’。他说有个‘朝鲜族老年人协会’,我很感兴趣,就加入了”。

  当然,儿女们的“牵线搭桥”也功不可没。孩子在常平工作,得知新朋友是朝鲜族的,也会互相介绍父母亲认识,结交朋友。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