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赞2年管住公款吃喝 想把反腐写进小说

04.01.2015  09:23

莫言

  在小说《酒国》中,莫言曾对20世纪90年代的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进行了深刻批判,对禁绝这种歪风也感到无奈无助。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聆听大家”专访著名作家莫言实录。莫言在接受专访时对中国的反腐败谈了深刻的体会和建议,他认为,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反“四风”,取得的效果有目共睹。只要真抓实管,多么顽劣的歪风邪气都可以得到遏制整治。“可以这样说,中国现在的反腐力度超过了我的想象。

   中国现在的反腐力度超过了我的想象

  谈到八项规定、反“四风”,莫言认为“这非常及时”。他说,前些年实际上也有类似一些规定,类似一些口号。但那个时候多数都是一阵风就吹过去了。“这次我觉得确实是动了真格儿,效果大家有目共睹”。

  他说,现在一些豪华的场所、饭店、酒店很难见到公款吃喝,很难一眼看到公务用车。再一个,过去公务接待不管两个人、三个人,都上很多很多菜,现在都非常注意节约,因为干部们也都高度警惕。“我想这样的情况会让老百姓很高兴。老百姓高兴就是最高的追求”。

  在《酒国》这本小说里,莫言曾对上世纪90年代的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禁绝这种歪风也感到无奈无助。莫言说当时他也觉得这个好像根本制止不了。但现在看来,只要真管真抓还是管得住的,事实证明,才两年时间就基本管住了。“可以这样说,中国现在的反腐力度超过了我的想象”。

   社会风气坏官员应负首责,“官风不正,民风必歪

  谈到纠正“四风”,莫言建议,干部应该树立一个最根本的观念,就是你的工作首先是对老百姓负责,对人民负责。领导干部也应该具备一种慧眼,要看破表演,看破表面文章,应该能够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如果你知道下面有人演戏给你看,你就应该跳出这个舞台,不要扮演人家早就预先设定的这个角色。这样一种不配合,对纠正“四风”,对搞表面文章,也会是一个制止。

  莫言说,不能把腐败的原因完全归结为体制和社会,“我想第一个理由就是说古今中外都有贪腐,都有贪官,都有清官。另外一个就是说,在同样的体制下,同样的社会制度里,有的人贪,有的人就不贪”。

  他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腐败不仅仅是官场的事,当然社会风气坏了,官员应该负首责。“官风不正,民风必歪”。至于如何让掌权者从不敢贪到不能贪到不想贪,“我想一个最根本的认识,就是要认识到人性的弱点,然后根据人性的弱点来建设防范的制度”。

  “我想教育必须和制度建设相配合。因为教育对部分人确实会发挥作用,但是不可能对所有的人都发挥作用。对廉洁光荣、贪腐耻辱这类传统文化的训诫和教化作用,当然可以大搞这种宣传,但必须把这种宣传建立在制度建设的前提之上,建立在对人性弱点制约制度的前提之上,这样双管齐下,效果才更好。”他说。

  谈到反腐的艰巨性,他说,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人们都应该有点反思精神,不能光拿眼睛盯着别人,盯着官员,光看到贪腐的黑暗面,“也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把我放到这样一个位置上,我能不能把握住自己”。

  他说,坚信千百万人的善念,会形成一种巨大的道德力量。这种道德力量会使很多丑恶现象得到限制,使很多不正确的东西得到校正。这样坚持下去,社会的整个风气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责编: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