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过分放大公交车安全员作用

21.07.2014  12:49

  话题缘起:针对少数地方近期接连发生公交车纵火案件,公安部16日召开全国公安机关紧急视频会议,要求积极提请党委政府加大投入,在每列地铁列车、每辆公交车上配备安全员等。此举引起网友广泛讨论,公交车配备安全员是形势所逼,但其实操性又如何呢?

  ■马涤明

  从近期杭州、长沙、广州接连发生公交车纵火爆炸事故看,在公交车上配备安全员,似乎十分必要,但实在不必过分放大其作用,或者说配备公交安全员并非长久之策。比如本来就拥挤不堪的公交车,安全员在车下检查完旅客是否随身携带违禁品之后,能不能挤上车,就是个问题。如果安全员不能配齐自动安检器材,光靠肉眼盯防,也很难发现危险品。像近日上海从机关抽调人员做兼职安全员,而且是随机“跳车”检查,这样的办法,安全性会有保障吗?

  从人命关天的角度说,公交安检应该追求万无一失。如果统计一下这几年来的公交纵火爆炸事故人员伤亡数字,远远超过民航、铁路发生意外伤害的情况。而民航铁路这种人为破坏的意外事故所以少,很大原因是安检的严格与安检技术水平的现代化。当然,城市公交搞不了民航、铁路和地铁那样的“进站安检”,这是由公交的特性决定的。那么,“上车自动安检”行不行呢?理论上、技术上都不存在问题,比如在车门处、车厢内放置自动安检设备,设备扫描到危险品时即报警,作案者的机会就小得多,甚至没机会下手。技术上应不存在问题,但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成本。早在2005年,公交行业人士就曾探讨过公交车可否安装安检仪器检查危险品的问题。主要障碍,一是无正规厂家生产,二是定制生产价格十分昂贵。因此一些公交部门认为安装的时机还不成熟。一晃近十年过去了,如果说现在仍不成熟,应该是重视度不够。而这首先应该是政府考虑的课题,国家相关部委应该有计划地主导这个项目。只有国家相关部委重视起来并纳入日程,而后才能谈得上时机成熟不成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