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用“脏水”灌溉菜地 市民担心菜不安全

13.11.2014  09:45

  抽水机正将漂浮着垃圾并发出臭味的河水抽出来。(记者马一兵 摄)

  长长的软管将水输送到菜地里。

  菜农竟用“脏水”灌溉菜地

  附近市民担心买的菜不安全

  市农业局表示发现问题农田会联合多部门整治,建议市民到正规市场、超市购买农产品

   东莞时间网讯 东城市民刘先生报料:在东城温塘,有一块很大的菜地,菜农竟然用可能被工业污染了的水来灌溉,而且这些水还散发出一阵阵的恶臭。这些散户自种的农产品主要流入附近市场的小摊贩进行售卖,这样的水质种出来的菜,人吃了安全吗?

  走访核实

  灌溉菜地的水漂浮垃圾发出臭味

  11日,记者来到东城温塘社区内的一处农田保护区。这块位于温增路上的农田里,正有几个人在田间忙碌着。

  在这块菜地中,记者看到大部分土地中已经种满了农作物。距离路边不远处,有一台机器正在工作着,传来马达声。这台抽水的机器一端连接着一条小河,另一边则通过长长的软管将水输送到菜地里去。

  站在小河的岸边,就能看到水面上漂浮着垃圾,水也呈现深蓝色,并发出臭味。这台机器正将水从小河中抽出来,沿着软管的输送方向向前走,有2名男子正在田间劳作。其中一名男子告诉记者,菜地里种的都是空心菜和西洋菜,大部分都被送到了主山市场销售。这位男子表示并不是菜地的租赁者。随后,记者前往主山市场,在市场内,只有少数摊贩销售空心菜。在记者的询问下,一位摊主表示这些空心菜并非产自温塘。

  其后记者多地走访,未再发现用“脏水”灌溉菜地的现象。

  部门回应

  主山市场:固定摊位的菜都经检测已达标

  对于菜地男子反映,菜主要流向东城主山市场,主山市场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市场内的青菜、肉类等产品每天都需检测,因此凡市场内固定摊贩所售的食材均已达标。但有些流动摊贩围聚在市场周边做生意,这些摊贩大多出售青菜,没有接受过市场内部的检测。

  另一方面,他也提出对于流动摊贩很头疼,“我们早就发现有些流动摊贩在市场外面做生意,上报给城管后,这些摊贩还会‘打游击战’。”因此,他建议市民购买青菜、肉类等要在市场内部的固定摊位处购买。

  温塘社区:曾上报这一问题但未解决

  记者致电东城温塘社区,一位负责人表示刘先生所关注的这块菜地是“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是附近没有干净的水源,菜农只好就近取水。”这位负责人提出,温塘社区附近的工厂林立,那条用来取水的小河也受到了工业污水的污染。“这个情况我们早就上报给了相关部门,只是一直没有解决。”该负责人介绍说,整个温塘有过千亩农田保护区,目前专门用来种植青菜的农田保护区也有几百亩,在城区来说面积较大。而刘先生所说的这块菜地已被承包数年,承包者有几个人。

  市农业局:建议市民到正规市场、超市买菜

  据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苏科长介绍,东莞企业化种植蔬菜的数量较少,大部分都是散户种菜,大约有1万多名散户菜农,以新莞人为主,种植面积大约为30多万亩,相较于广东的多数生产农产品的城市面积并不算大。

  苏科长表示,这些散户生产的农产品与企业生产的流通渠道差不多。有经销商集中收集散户的农产品后销售给商贩。由于现在各大市场及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大,一些来历不明、不符合规定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售卖的难度较高,主要由市场周边的小摊贩售卖。

  很多市民认为散户自种菜更新鲜、农药少,却可能就此食用了被工业污染过的农产品。这些受过工业污染的农产品,外观上和其它农产品没有两样,消费者从外观上难以分辨。因此,苏科长建议,避免吃到污染菜,最好的方法还是到正规市场、超市内购买来历清楚的正规农产品。

  监测行动

  每月对各镇农产品进行一次抽检

  据了解,针对农产品安全性的监测,由农业部门把关农产品离开农田,由食药监部门负责进入市场的监测,此外现在许多大型市场每天对农产品进行抽样自检。

  据苏科长介绍,针对农药超标等常规检测项目,东莞各镇级农业部门根据本镇的农田面积,生产量制定不同的监测计划,频率在每天一次到七天一次不等。

  但镇级农业部门并不具备监测农产品是否受工业污染的技术能力,市农业局才具备这项监测能力,他们每月对各镇农产品进行一次抽检。

  此外,由于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受工业污染后,被污染的程度不同,“有可能被污染后的农产品监测结果指标并没有超标,照样可以上市,”苏科长说,通常芋头、水稻等生长周期较长的农产品比较容易检测出受工业污染,青菜等生长周期较短的农产品受工业污染后,不一定能检测出受过污染。

  发现问题农田多部门联合整治

  由于种植环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市农业局每年组织一次对散户农田环境的监测,主要监测土壤和水是否遭到严重污染。

  “散户们也是受害者,他们也不希望用被污染的水来灌溉,”苏科长说,正是因为这种“委屈”,很难去对散户进行一些处罚。

  通常,如果发现了有问题的农产品,如果是农药超标等问题,农业部门会延期,等各项指标合格后才让其上市;如果检测出受了工业污染含有害物质,会销毁这些农产品。

  而对于长期生产不达标农产品的农户,农业部门会通过与村委会合作,通过限制租赁等方式,不再让他们在此生产农产品。

  如果发现了某块农田受污染严重,农业部门会联合环保、国土等部门,对环境进行评估,治理污染源。如果这种环境调整不了,会考虑改变农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