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陈奥)15日在京发布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加快转变职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采取放宽市场准入、对标国际规则、加强权益保护等多种举措,大力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
世界银行2018年10月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在190个经济体中名列第46位,较2017年大幅上升32位,在G20国家中提升位次最多,营商环境改善幅度位居全球第三,东亚太平洋地区之首,是营商环境改善最为显著的经济体之一。
投资贸易更加高效便捷
投资便利度进一步提升。2018年,全国实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放宽企业开展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的备案条件,支持跨国企业集团办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积极推进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简化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程序。
贸易便利化得到有效促进。2018年,我国将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减至48种,推进海关、边检、海事一次性联合检查。截至2018年12月底,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比上一年压缩56.4%和61.2%。
注册便利化加快推进。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税务总局等部门共同大幅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由原来平均20天减至8.5天内;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改革试点和电子营业执照。
对外合作更加开放包容
报告显示,中国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与其他国家共同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2018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将限制性措施由63条减至48条,在22个领域推出开放措施,大幅开放金融,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和文化等领域的服务业,基本放开汽车、船舶和飞机等制造业,放宽农业和能源资源领域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
据统计,2018年来自发达经济体的投资维持较快增长,英国、德国、韩国、日本、美国对华投资分别增长了150.1%,79.3%,24.1%,13.6%,7.7%;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升至30.6%,高技术制造业利用外资增长35.1%。合同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近1700个,增长23.3%。世界贸易组织2018年7月发布的《中国贸易政策审议报告》认为,中国仍是最大的外商投资目的地之一,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连续多年上升。
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
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立案调查涉嫌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36件,结案17件。开展涉企和民生领域价格收费专项检查、进出口环节收费专项整治,治理整顿乱收费行为。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抢注、囤积行为。深入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加快健全审查机制,全国对31万份新制订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报告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政策审议,认真履行世界贸易组织通报义务,按照要求定期通报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措施的修订调整和实施情况,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诸多领域。
信用建设更加公开透明
加强信用监管机制建设。一是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18年市场监管部门共抽查企业160.1万户次,抽查比例为5.28%,抽查检查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100%予以公示。
二是加强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推进企业年报和信息公示,企业年报公示率为91.5%。政府部门间签署《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等多个联合奖惩备忘录,对市场主体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
三是完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有效归集各级政府部门对1.13亿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