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黄延桐:艺术追求永不停歇

02.08.2014  04:57

  广东新闻网惠州8月1日电 题:画家黄延桐:艺术追求不停歇
                记者  宋秀杰 
  “一个人只要心态好、精神好、能吃苦,没有战胜不了的病魔与困难!”这是著名油画家、广东客家画院院长、惠州市美协主席黄延桐常常对广东惠州市青年画院的青年画家们说的一句话。他的这一句话,一直感动和激励着众多的艺术家们。 

                  他的乐观精神被艺术界传为佳话 
  黄延桐1942年出生在广东梅县,196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他两岁就随父母到广州生活,是晩清著名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黄遵宪的侄孙。在他的印象与记忆中,母亲是一位客家才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从没有叫一声苦、流过一滴泪,一生抚养他们兄弟姐妹7个很不容易。所以,母亲的乐观、坚强、勤劳与善良影响了他一生。 
  他从小就习画,吃了很多苦,8岁时他的作品就刊登在当时的《广州青年报》上。尤其是他在读初中的时候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到农村写生时都是吃的“冷水泡饭”。所以,胃病就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1957年,就曾患胃馈疡做过一次手术。 
  使他一生中十分难忘的就是1958年在广州郊区下乡劳动一年多的日子,因家境贫困,没有钱买鞋,他不但下地干活时光着脚,而且在回广州参加考试时也要光着脚。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一边劳动、一边创作。1959年,他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当时,邮递员给他送入学通知书的时候,他正在夕阳下田埂上劳动,后来才有了他的获奖作品《》的佳作。正因如此,他创作了很多反映农村的自然风光的作品。
  2011年9月,黄延桐又得了一场大病,他不但没有垮下来,而且还勇敢地站起来回到了他的创作室。  
        一位医生十分敬佩他的顽强、拼搏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告诉他等他活到100岁的时候,一定要创作一幅作品送给他收藏。黄延桐高兴地应允了。 
  惠州市青年画院的100多名青年画家是他一手扶持和看着成长起来的,他的这种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们。现在只要他们有时间,都会围坐在他身旁,向他请教绘画技巧和人生心得。 
  惠州市青年画院名誉院长田立桐、惠州市东江画院院长袁再茂、惠州市循州美术馆馆长毛永等青年画家都是他家的常客。他们深有感触地说,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就会想到他,只要想到黄延桐,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早在2001年,惠州市博物馆就为他举办了一场“阳光下的日子”的个人油画展,引来岭南艺术界和港澳台地区艺术界的好评,这种好评,除了是对他的艺术作品点赞外,而更多的是对他艺术人生的赞美。 

                  他一直用“老黄牛”的精神在创作 
  在黄延桐的创作生涯和他很多的油画作品中,不但有“老黄牛”吃苦耐劳的拚搏精神,而且还有牛的高大形象。1991年,他创作的油画《春寒》、《黄遵宪肖像》、《山乡围屋》在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美国及香港、台湾和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展出后,获得了多次金奖与银奖。特别是他以高大威猛的牛头为题材创作的《》的作品在台湾展出后,被誉为“牛王”的称号。 
  一位法国籍女专家、中山大学的教授看了他创作《》的作品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称赞他的作品《》中的牛其实不是牛,而是一个人,好像生活在无限的期待、无奈与充满希望中,特别有人性化。 
  黄延桐说,他所创作的这些作品中,都是用心灵去创作的。因为他出生在农村、下乡劳动在农村、写生在农村,接触的都是田园生活与牛的世界。为了创作《走向阳光》、《金秋》这两幅获奖作品,他曾多次深入到惠州市马安镇水背村体验生活。 
  黄延桐除了对大自然的创作以外,他还以广东梅州、河源、惠州等地和福建、广西、湖南、江西等客家聚集地为题材,创作出《山乡围屋》等一系列客家风情的作品。 
  原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邵增虎对黄延桐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黄延桐的画,不妖不怪,平和自然,简朴明快,没有一点装腔作势和故作高深,也没有低俗的趣味和肆意的张扬。一些平常的景物就带给人们不平常的美的享受,他的画面充满阳光、空气清新宜人,深远的空间,优雅的色调,让人精神放松,心灵得到安顿。他说:“看了延桐的画,顿时觉得远离烦恼,疲惫的身心得到抚慰,对物欲和奢华的追求突然有一种顿悟。你再度发现回归简朴的生活和亲近大自然是一种至高的境界。黄延桐是那种执迷于画画,不是着迷于制造名声的画家。他作画出于一种爱而不是其他,所以他几十年如一日走自己的路,画自己的画,从不受种种时髦的观念诱惑,他内心的平和造就他画面的宁静,宁静则致远。我坚信,黄延桐必将在永不停歇的追求中达到自己艺术的更高境界。”(完)